近日,记者从市治水办了解到,上半年,我市出境断面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三项主要评价指标同比分别改善0.29%、34.5%和12%,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初步评价结果为优秀。“通过一年的‘清三河’行动,我们身边河水清澈、岸边绿意盎然的场景越来越多了。”市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说,今年我市继续坚持“三河”治理这个突破口,对需要深化整治提升的河道全部制订“一河一策”治理方案,通过岸上截污、河道清淤疏浚、打通断头河等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等技术手段,上半年共完成治理新“三河”67条共29.5公里,深化提升“三河”33条共16.7公里。
昨天一早,记者来到当湖街道虹霓村,看到了从上月水质排名54名一下子挤进前三名的富长浜河,两岸绿荫整齐,河水清澈见底,的确看不出它曾经也是条黑臭河。“以前河面全都是垃圾,脏乱不堪,一到夏天臭得不行,我们附近的村民都不敢开窗。”村民何伟林说,经过整治,现在的河道水质明显改善了,河面也整洁干净了,到处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据悉,当湖街道虹霓村的富长浜河只是我市“清三河”的一个典型案例。围绕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优秀的目标,我市还相继开展了“清理违章猪舍百日会战”、生猪减量提质“百日会战”,生猪存栏量从年初的7.9万头减至目前的1.13万头,统一开展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和围网水禽养殖专项整治行动。此外,还投入资金加快截污纳管,今年1至6月,累计铺设污水管网43.6公里,新增入网单位207家,新增受益农户5865户。
在当湖街道金家村的严家埭东浜里,近千米的东浜里正行驶着一艘保洁船,保洁人员正忙着打捞新近长出的浮萍。据悉,在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方面,我市也动了不少脑筋。特别是在河道长效保洁方面,我市推行“河长”项目化治水,完善了“河长制”的管理,探索建立河道警长、民间河长等工作机制。将各类水环境问题以项目化形式落实责任单位,明确整改期限,确保按时完成,进一步完善农村“四位一体”长效保洁,加强执法力度,积极引导全民治水。
“虽然水质在好转,但从督查检查来看,还存在控制源截污不到位、治理措施未能及时跟上等问题。”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治水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工程,水环境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下阶段我市将继续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攻坚与持久相结合,持续抓好水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