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7)日,在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水污染防治情况的报告》和《重庆市人大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提交大会审议。报告显示,今年5月,全市61个城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为良好。我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
据了解,重庆以持续保护和改善库区水环境质量、保障饮用水源安全为目标,通过实施“碧水行动”计划,开展水污染防治。今年5月,全市61个城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为良好,监测的161个断面中,一至三类水质断面占 77.6%,其中长江干流监测的15个断面水质均满足三类。
据污染源解析,在排除上游来水影响的前提下,重庆水污染源中生活污染约占30%,面源污染贡献率约为50%,工业污染约为15%,船舶及其他污染约为5%。对此,重庆加强饮用水源地管理,划定114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累计投入5.96亿元实施43个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在生活污水治理方面,2014年重庆新建扩建6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建161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全市累计建成5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55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设计处理能力达到 365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累计建成 1327个农村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形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9.5万吨/日。
在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方面,重庆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境监管专项督查,关停禁养区141家养殖场,累计完成350个畜禽养殖总量减排项目,完成825个畜禽养殖大中型沼气工程。
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中,我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十二五”以来,在工业增加值年增幅12%的情况下,工业用水总量年降幅7%;同时强化流域治理,累计清理库底生活垃圾306万吨,开展28条重点支流污染综合整治,完成流域生活、养殖、工业整治、河道清淤等项目8000余项。
市环保局局长史大平称,2014 年全市61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7.3% ,比2013年下降2.4个百分点,三峡重庆库区36条一级支流回水区水质呈富营养的断面比例为44.4% ,比2013年上升8.3个百分点。
今后,我市将定期公布主要河流的水质情况,畅通水污染举报热线,利用网络媒体等现代化投诉平台,对破坏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行为严厉惩罚并进行曝光,推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消除监管盲点,堵塞监管漏洞。定期对饮用水源、水厂供水和用水点进行监测,建设备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着力破解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