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珠江水质生物监测与评价技术”验收会。该项目由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承担。会议成立了由水利部、中国水科院、北京师范大学、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9位专家共同组成的验收组,开展相应的验收工作。
会上,课题组汇报了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现场演示了研发的数据管理系统,播放了成果应用视频,并简要汇报了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及下一步研究计划。专家组听取了成果汇报并对提交的技术文件进行了认真审阅,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按期全面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工作内容,研究成果丰富,达到了预期目标,项目取得了突出进展,最终以全票A等级通过验收。
承担单位自2007年以来,长期重点关注珠江流域水质生物监测与评价,已开展大量前期研究工作。在水利部公益性项目的支持下,进一步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珠江流域的西江、北江、东江以及三角洲河网区同步开展了水质、硅藻和底栖动物监测,整理并统计分析了大量监测数据,研究了珠江流域硅藻和底栖动物评价技术体系,并对珠江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取得主要成果包括:一是构建了珠江流域硅藻和底栖动物评价技术体系,从流域层面统一了硅藻和底栖动物评价方法,解决了以往评价结果跟其他河流缺乏可比性的难题;二是提出了珠江流域硅藻和底栖动物监测技术指南,研发了鉴定辅助及数据管理软件,降低了硅藻和底栖动物样品鉴定的技术难度,可为今后的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三是模拟了珠江流域常见硅藻和底栖动物生长所需的不同水质参数的最适值和耐受范围,并据此筛选了对应的指示种,解决了以往仅能定性笼统指示水质状况的难题;四是翻译出版了《欧洲硅藻鉴定系统》和《淡水无脊椎动物系统分类、生物及生态学》。该项目成果已在珠江流域片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开展了示范性应用并培养了相应的技术人员,同时也被其他流域、研究机构借鉴应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