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海南省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和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南海网记者从会上获悉,2017年,海南全面启动64个城镇内河(湖)污染水体的整治工作,水质达标率提升到60%;继续加大城市黑臭和水体整治力度,将全省黑臭水体消除率提到70%。
2016年,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林业生态修复以及湿地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在重点整治的64个城镇内河(湖)污染水体中,已对46个污染水体开展治理工作,完成投资34.1亿元;已有27个污染水体达到治理目标,水质达标率从治理前的4.7%提高到现在的42.2%,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会上提出,2017年,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林业生态修复以及湿地保护专项整治工作要实现以下目标:全面启动64个城镇内河(湖)污染水体的整治工作,实现39个断面达到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提升到60%;继续加大城市黑臭和水体整治力度,将全省黑臭水体消除率提到70%。
会议指出,要重拳打击水环境违法行为。重点打击废弃物倾倒入河、非法采砂、偷排、直排等违法行为。该封堵的封堵、该关停的关停、该处罚的处罚,该曝光的曝光,坚决遏制水环境违法行为的抬头和蔓延。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专项整治;加快提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进一步推进落实“河长制”。
在责任落实和监督考核方面,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将城镇内河(湖)纳入全省水污染防止行动计划年度考核,未完成年度治理任务的,将根据水污染防止行动计划考核的有关规定实施问责。
会议对林业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工作也提出要求。2017年,要全方位开展林业生态修复与湿地保护工作,确保林业及湿地生态修复面积达到7.4万亩,其中林业生态修复面积完成6.93万亩,湿地修复面积完成0.45万亩左右。据了解,2016年,全省完成林业生态修复11.9万亩。全省森林机关受理各类涉林案件1516起、查处1417起,查处率93.5%。全省480万亩湿地资源已依据归属地划分至各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