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协对口协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管理”工作
时政聚焦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区排水能力滞后于城市化进程。据统计,我市人均占有排水管道长度仅有0.7米,离发达国家超过4米的人均占有长度差距较大。
浏阳日报讯(记者贺亚玲)目前,我市正在对城区存在安全隐患的354处井盖全部进行更换,同时,31处积水堵点也将在年内得到改造。
昨日,市政协“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管理”对口协商会议召开,包括水务局、发改局、规划局、财政局等9个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10名政协委员先后就排水防涝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城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改造力度,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疏通城区管网206千米,对297个排水堵点的管网进行了改造。
目前,市区除关口新城区外,淮川、集里等老城区排水都未实现雨污分流,浏阳河南岸除天马路和将军路外,污水未进市政收集管网,造成堵点不可预见性,维护管理难度加大。
此外,城区部分地方排水排污仍存在问题。像复兴路与锦程大道交叉的政东广场,由于排水出口管径较小,一遇大雨极易变成城市河流。
市政协主席李家喜表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部门职能;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争三年完成城区排水主干管网改造建设,实实在在做好这项民生工程。
副市长邓阳锋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