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深圳光明新区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级试点项目第三次领导工作例会,总结上半年国家级改革示范试点项目建设进展。通过与国家智库的积极合作,新区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
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张恒春,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邝兵,以及新区领导李保军、徐松明、周子友出席会议。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光明新区坚持问题导向,多个国家级改革示范试点项目亮点纷呈。5月,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开展了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梳理工作,通过重点走访,并召集多部门讨论研究,已初步整理出涉及积分入户、土地规划事权、土地整备、城市更新、创新型产业用房、投融资体制等10个具体政策诉求清单。
与此同时,新区城市建设局以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的名义,申报住建部人居环境范例奖。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目前在“示范工程、机制建设、监测评估”方面取得突破,已先后启动18个政府投资的示范项目。
在推进创新方面,今年以来,新区已创建“智慧时间众创空间”、“智能制造众创空间”、“尚源内衣众创空间”3个众创空间;与科技部高技术火炬中心、市科技创新委、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共同举办中国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创客大赛,打造具有光明特色的创客品牌。
在合作智库的指导下,新区社会建设局积极实施“公益光明”社区基金会人才培养计划,指导完善了内部治理机制,筹备成立区级社区基金会和企业冠名基金,区级基金会由华星光电、华强文化两家企业作为发起人,注册资金为800万元。6月10日基金会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此外,新区组织人事局在推进社区“带头人”梯队培养工程过程中,就社区带头人后备梯队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充分征求中央党校专家学者意见,最终确定了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现任两委班子成员、复退军人、生源毕业生、群团骨干和社区其他优秀青年中选拔后备梯队的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