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发生爆炸,公众对于环境的影响追问迫切。天津环保部门启动的应急监测显示,污染物随时间推移浓度逐渐下降,但专家也提醒,由于突发事故类型多样,引起的次生环境灾害也有很大的不同,对于一些发生概率小的事故,监测能力不一定跟得上,我国还需要不断强化监测能力。
根据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截止到发稿前,天津市环保局布设环境空气监测点位17个,采集空气样品80余个;水和废水监测点位5个,采集水样品12个。在13号凌晨3:40初步确定刺激性气味气体主要为甲苯、三氯甲烷、环氧乙烷。
13号凌晨4时以及5时30分的数据显示,环氧乙烷、三氯甲烷浓度均低于相关标准,而甲苯与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超过相关标准:甲苯浓度为3.7毫克/立方米,超过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厂界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2.4毫克/立方米;挥发性有机物浓度为5.7毫克/立方米,超过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2.0毫克/立方米。而根据13号下午新闻发布会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所透露的信息,甲苯、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含量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到6点钟,甲苯浓度下降为3.06,挥发性有机物下降为5.02,到上午8时,进一步下降,下降为,已经低于相关浓度限制。上午10时,苯化物浓度没有监测出,下午1点,现场环氧甲烷没有检出。”
在13号晚中国环境新闻官方微博发布的一篇解读文章中,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郝吉明解释了空气质量进行常规监测与应急监测的区别。前者只需对PM2.5、PM10等常规污染物进行监测,而后者测分为突发事故的监测和严重污染事件的监测。他表示,由于突发事故类型多样,引起的次生环境灾害也有很大的不同;对于一些发生概率小的事故,监测能力不一定跟得上,我国还需要不断强化监测能力。
而针对目前已经检测出的非常规污染物,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教授金鑫表示,其中的甲苯对人体肝脏损害比较大,但短时间接触没问题:“甲苯主要对人体的肝脏损害比较大,三氯甲烷的氯仿危害不会太大,不会造成急性中毒,这种浓度要比较长时间的接触才会有明显的伤害。环氧乙烷也人体健康影响不大。这个浓度短期接触没有问题。甲苯低浓度接触时间长会有问题,但短时间没问题。还要注意风向。”
但金鑫表示,消防员、武警等在现场长时间与这些物质接触的人士需要有专业防护设备,没有活性炭的口罩不起防护作用,“如果专业的消防队员有呼吸器的话就没事,因为呼吸器里有活性炭,活性炭的过滤效率都比较高。普通口罩不管用,必须带有活性炭吸附剂的口罩才管用。”
事故发生后至天津环保局发布消息时,事故点周边5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PM2.5、PM10、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6项常规污染物未受到明显影响,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相当。事故发生后,入海排水口已经全部关闭,环境水质未受到事故影响。事故水正在进行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