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金乡,我带上你,你带上船,我们来一场说走就有的旅行!到南店子看看无敌海景,到海川去冲浪!去城北捉鱼,到地下停车场潜水!我带上你,你带上船。你一定要带上船啊!因为……车开不过去
嬉笑怒骂的背后透露着我们大金乡人莫大的无奈呀!大雨倾城后,大街变大海,小巷变河流……海绵城市的出现,也许能让我们和“大雨观海”说拜拜哦!!
何谓“海绵城市”?据专家们介绍,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块天然的“海绵体”。每当降水形成时,雨雪或直接降落在江河湖海,或通过湿地、绿地自然地面渗透到地下,一部分被湿地吸收,其余的下渗到地下河流,最终流入江河湖海。然而,传统的城市建设理念偏重于经济和社会功能,强调“坚固耐用、经济美观”,对生态环境和水源涵养功能的考虑不足,特别是对城市化的水文效应认识不足。伴随着城市“硬马路”越修越宽、越修越多,而雨水却被柏油、水泥阻隔,很难直接渗入地下,一旦遭遇特大暴雨袭击,便全城看海,内涝积弊尽显,令市民颇有微词。
“海绵城市”的建设改变了过去的传统理念,强调城市开发和建设要尽可能维持区域天然状态下的水文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分布式措施创造与天然状态下功能相当的水文和地表景观,减轻城市化地区水文过程畸变带来的社会及生态环境负效应。它的核心定义在于修复和保护城市水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让城市成为“会呼吸的海绵”,能在降雨时有效蓄水、避免城市内涝;干旱时释放水资源,天然地起到调节作用。
海绵城市的建设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积存、渗透和净化,提高雨水资源化水平,保护生态环境。
当有一天,在城市建设、新区开发以及小区建设中,处处都有“海绵”的影子,满眼的“绿色”替代了过往的“灰色”,那么,“海绵城市”也就由梦想照进了现实,更加生态、宜居,给居民带来更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