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代表提交相关建议934份,有力地推动了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同时,让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此,国务院下一步在加快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将努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整体盈利水平相对偏低,全国278家规模以上污水处理企业的平均毛利率仅约11.4%,而随着电费、原材料费、人工成本等费用的不断上升,污水处理行业的盈利空间或将被进一步压缩。未来污水处理费的提高和收缴力度加大,有利于污水处理费的及时足额拨付并确保污水处理企业的合理盈利,从而将带来行业估值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将促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加快进行。
由于长期以来“重水轻泥”,我国污泥治理行业发展严重滞后,但也预示其市场空间广阔。根据住建部数据,截至2013年底,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完成规模仅为“十二五”规划任务的43.4%,即2014-2015年需完成剩余56.6%的任务,投资需求达196亿元。将污泥处置成本纳入到污水处理费中,收费机制的建立和明晰,将有助于破解制约我国污泥治理产业发展的付费机制、商业模式等难题,污泥治理行业或将迎来加速发展期。
合理制定和调整污水处理费标准以确保污水处理运营收益,可形成合理预期,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有利于PPP模式的加快推广,进而解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融资难题,在有效减轻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同时,将促使政府手中污水处理项目资源的加快释放,从而推动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壮大。可关注万邦达、兴蓉环保、重庆水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