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7月下旬开始,海盐全面打响新一轮环境“保卫战”,打出系列组合拳,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然而,在这项工作开展之前,其实海盐前期就已经制定实施了《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维护规范》、《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与管理规范》、《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规范》等多个地方标准,从根本上助推生态环境质量逐步好转并持续改善。
【标准介绍】
海盐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境内河道众多,它们承担着行洪、排涝、灌溉、航运、景观、生态等多种功能,随着“五水共治”的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成效初显,但是如何保障治理措施长效运行,如何保证治理结果持续有效,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海盐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制定实施了《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维护规范》。
记者看到,该标准主要规定了河道调查和方案制订、村民公约、河长制、水质公示、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规范等通用要求。同时,对治理和监督管理以及河道周边的村庄、污染企业、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也提出了要求。
畜牧业是海盐农业的一项支柱产业,其产生的排泄物如不加以循环利用,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为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与管理规范,海盐制定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与管理规范》,从全县畜禽业大局出发,规定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与管理的具体要求,包括畜禽粪便的贮存和清粪工艺、饲料的选择及饲养的管理要求、可再利用的资源种类及如何利用等。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关系到畜牧业生产安全,更关系到公共环境卫生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此,海盐制定实施《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规范》,规定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职责、操作人员、基础设施、操作和记录等的具体要求。
【现场直击】
在海盐,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开展“五水共治”的最大底气和最强动力。去年,海盐通过健全村规民约等举措,进一步增强群众治水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了全民治水的浓厚氛围。
“将河道保洁纳入村规民约,以此规范村民的日常行为,如不往河道里排放污水、不乱倒垃圾等,加之治理标准的宣贯和实施,这些比单纯的说教有效果多了。”于城镇八字村党总支书记冯明达说,“通过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如今村里的生态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尤其是昔日的脏臭河道,如今大为改观。今年夏天,我们村里的村民还在八字桥港游泳呢。”
村民下河游泳是对水质变好最好的证明。武原街道金星村富家浜、元通街道青莲寺村张家埭浜……今年夏天,海盐不少网友拍到村民在河道游泳的照片,大家纷纷为这一场景的重现拍手叫好。
【专家解读】
海盐县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盐通过村村设立“第一书记”、村村挂出“作战图纸”、村村修订“村规民约”、村村进行水质公示、村村配有保洁队伍等举措,大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同时,该负责人说,水环境综合治理重在不懈治理,贵在长效管理。从上面所提到的3个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不难看出海盐对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态度和决心,相信通过努力,海盐的河水会更清澈,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