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校场机场片区将开建海绵城市
成为我市第二片试验区
除了河西南部双闸地区,南京将开建第二片海绵城市试验区,它就在已经搬迁的大校场机场片区。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该地区将建设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现正在征集编制单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 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位于河西南部海峡城附近的天保街是南京首个海绵城市试验路段。记者在这里探访时发现,这里的路面虽然看起来和柏油路一样,踩上去却软绵绵的,仔细看时会发现路面由一个个小孔 ,这些小孔就像路面的“毛孔”,可以将水分吸进去存起来,就算是夏季大暴雨的天气,这里也不会积水。
据介绍,大校场机场地区海绵城市规模比天保街大得多,规划面积将大于10平方公里。建成后,这里不但路面变成“海绵体”可以吸水、储水,绿化带、广场、公园也会有同样的作用
,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据悉,根据国家规定,我国鼓励各地建设海绵城市,今年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元年,以南京为例,不仅大校场地区,未来在江北新区也将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技术还会在全市推广利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