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记者从市环保部门获悉,我市高度重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在十三五期间,与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采用ppp模式分期完成我市镇区、景区、园区、城区及水源保护区污水及水环境治理;把全省百强中心镇作为先行先试示范点予以推进。截至8月,建设方案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全市16个全省百强中心镇,已有13个完成了方案的编制工作,规划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日处理能力3.64万吨,管网建设长度185.8公里,总投资32388万元;其中确定2015年底前完成第一期日处理1.01万吨、管网79.2公里、总投入9142万元的建设目标。
据了解,2013年,我省选择了120个区位优势较明显、资源禀赋较好、产业特色较突出、集聚能力较强、基础设施较完善的中心镇(不含县城关镇),由省、市、县三级重点培育,努力将其建成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的新亮点、镇村联动的示范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平台。相对于经济发展,百强中心镇的污水收集处理工作则是薄弱环节。全省120个百强中心镇污水收集处理效果大都不理想,随着人口、产业的集聚,污水处理已成为制约城镇建设发展的一大瓶颈。省委、省政府提出治污先行,决定从2015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在百强中心镇开展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按照省里的要求,我市、县两级都建立了部门分工负责制,确保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设部门负责指导建设方案编制和对规划、设计、建设过程的监管,做好污水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进度资金拨付的审核工作;环保部门负责建立百强中心镇污水处理设施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和污水处理效果监管、污水处理设备选型指导,组织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和示范;农工部负责统筹协调和牵头组织绩效评价工作;发改委负责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立项审批及污水收费标准的制定调整,负责争取国家相关项目经费支持;财政部门负责项目建设资金预算和监管;国土部门负责优先保障处理设施的建设用地;水利部门结合水生态环境建设开展相关项目的衔接;其他相关部门按各自职能,对百强中心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行指导,形成了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在推进百强中心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各地始终将拓宽投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作为重点来抓,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部分县已经研究确定按照省里的要求落实配套资金,截至8月底,各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达2040万元。各百强中心镇多方筹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1228万元,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上饶县安排了10亩土地指标用于中心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鄱阳县油墩街镇把污水处理管网建设纳入景湖公路改造提升的内容,提高了项目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