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赫尔辛基唯一的一个污水处理厂,地下空间达14万亩,有2~3层,岩石坚固。地下3层空间拥有8条污水处理线,这样的规模在整个北欧也是最大。地下空间可以用阔绰来形容,宽15米,高3.4米,造这么高,是为了让消防车可以开进来,维修的大卡车、机器也可以方便出入。每年有4000人来这个着名的地下污水处理厂参观。
LarsRundberg先生1975年就来到这家公司,他回忆说,当时赫市有5个普通的污水处理厂,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赫尔辛基开始集中处置污水,现在就只有这一家污水处理厂,年处理1亿吨污水,日处理20~65万吨(赫尔辛基大区每天产生污水85万吨左右,居民80%都居住在污水管网覆盖的地方),污水在厂内处理需要一天,从管道流到海域需要一天。
污水处理厂一般进水COD达400~1000mg/L,而处理后的污水,在处理率上高于国家要求的指标。LarsRundberg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大海的污水,BOD(7天指标)只有9.2mg/L,磷含量为0.29mg/L,氮的处理率达到86%。”
很多污水处理厂很棘手的臭味问题,在这里得到很好的控制,这儿排臭气的烟囱有82米高,以此保证不会有臭气溢出,气体每秒排放120吨。
LarsRundberg先生说,臭味在很多污水处理厂是大问题,但在这儿不是问题,为了防止臭气溢出,气压的控制非常重要,通气管道不断清理;除此之外,经常有专家在附近不同地区走来走去,查看有无异味,并记录下来。
这个从1994年开始运营的污水处理厂,因为位于地下能保证全年恒温,有助于降低能耗。其每日运营所需的电量是39MW/h,而它每日沉淀得来的2200吨污泥,可以产生2.6万吨的沼气,能发电约20MW/h。
为何选择建在地下?LarsRundberg介绍说,芬兰四季分明,但冬天非常寒冷,如果污水处理厂在室外,需要做很多额外的工作,在室外,对处理技术的效率也有影响,在地下,则一年四季常温,冬天沼气出来的热量还能供热、供暖。记者了解到,1994年以后芬兰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就全在地下了,另外一个关键原因是地下臭气容易控制。
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为一套完整的活性污泥法工艺。进水水量28万m?/d,生化部分的设计容量为31万m?/d。进水先过格栅和初沉池,分离出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再经过活性污泥法去除有机物,这期间磷的去除和两相沉淀同时进行,投加絮凝剂硫酸亚铁(FeSO4)用于沉淀磷,所得的磷沉积物与污泥结合。
脱氮过程发生于2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活性污泥工艺的反硝化工艺段,第二单元在Biostyr?生物脱氮过滤器中,过滤器内附载脱氮微生物。在活性污泥法的好氧段(曝气部分),污水中的铵态氮被氧化成硝酸盐氮,进而在厌氧段中被还原成氮气。
由于该处理厂处于地下,水池等设施利用原有的岩石,混凝土只在需要的地方才用,水温等不受季节影响,利于生化作用。
总结
根据国内外相关经验,应集约利用地下空间,充分利用地面环境条件。紧凑布局污水处理和深度处理构筑物及相关水处理设施,尽量节约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还可在地面配套建设公共绿地、景观或实用性建筑;还可充分利用地形,错落有致布局,从而改善污水处理厂周边总体风貌,丰富城市景观。
建设污水深度处理设施和再生水回用配套管道系统,将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道路绿化浇洒等,不仅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促进了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还有效地保护了区域水环境,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