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简下涌紧紧相邻的一处工地上,钻机正从地下挖出污泥。
工地污泥倒进了河涌?近日,有市民投诉称,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简下涌附近的建筑工地直接将污泥填到了河涌里。新快报记者赶往简下涌发现,紧挨着工地的一段河涌,在产自施工现场的土石和污泥的侵吞蚕食下,目前已经“瘦身”不少。与此同时,棠下涌某段也惊现一处工地将浑浊的泥水排入河涌,源源不断,令附近河段变色成了“黄河”。
简下涌:工地有点乱,河涌被侵占
14日上午10时许,新快报记者来到离车陂南路不远的临江大道上的一座桥,简下涌从此桥下穿过。位于桥的北面,河的西边,与河涌紧紧相邻的一处工地上,数台钻机正从地下挖出污泥,泥头车驶过扬起阵阵尘土。
桥北,数百米长的简下涌明渠,靠近桥的西岸仍能瞧见一小段砖砌的河堤。而再往北,已经看不到河堤的原貌,只见黑色的污泥和褐色的土石沿着河涌向河中间延伸。站在桥上向北望,河涌的宽度明显在不断收窄。新快报记者在现场见到,在工地里面的一台钻机旁,一辆装满污泥的泥头车启动后,没有驶出工地,而是开到挨着简下涌的工地某处,径直将一车黑色污泥倒在地上。
在工地大门附近,墙上的“工程概况牌”显示,工地上在建的是“村民住宅复建安置房”。其它信息比较混乱,“建设、设计、质(安)监、监理、施工”等栏,前后对不上号。“文明施工牌”上明文要求,“设置建垃圾场,不得乱扔材料及杂物,及时精理零散物料及建筑垃圾。”“清理”印成了“精理”。
从现场来看,附近工地的污泥蚕食河涌不是一两天的行为。天河区相关部门一负责人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工地如在简下涌填埋河道,这将构成违法。”
棠下涌:工地排泥水,染黄了河水
新快报记者昨日走访了临江大道与黄埔大道之间的棠下涌,意外发现有工地将浑浊的泥水排入河中。在棠下涌上的一座小桥底下,连绵不绝的浑浊黄泥水从一处排水口直入河涌,将附近约20米长的河涌染成一片黄色。进入河东的工地里,有一个隔成三段的小水池,上面有水管不断将浅黄的水输送到池中,将池子里的水搅得异常浑浊,然后排放到河里。
和简下涌一样,棠下涌也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气味,因此,河涌两旁的步行长廊罕见人迹。一位上了年纪的市民忍着臭味在河边钓鱼,一个上午已钓到了两条两三斤重的鱼。
“如果泥浆还很浑浊,就不应该直接排出去。”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新快报记者,该工地的沉淀池显然是“象征性”的,违反了相关条例。一般来说,工地除了修建三级沉淀池,需将泥浆水沉淀数日变清才能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