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稳定经济增长、增强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品位、增进民生福祉,近日,白城市委、市政府研究部署今年乃至未来三年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重点工作,号召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集中力量、全市动员、全民参与、抢抓机遇、苦干三年,全面开展一场城市建设攻坚战,迅速掀起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热潮,努力把白城建设成为国家海绵城、文明卫生城、宜居生态城,更好地推进白城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市是集聚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展示地方形象的重要窗口。开展三年攻坚战,事关白城形象、群众福祉,白城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干部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步调一致。这是抢抓机遇、提升城市形象的客观需要,是兑现试点承诺、搞好引领示范的迫切需要,是践行“三严三实”、尽心竭力为民谋福祉的现实需要。
实施三年攻坚战,涵盖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白城市委、市政府要求,必须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快速推进。要把握重点关键、破解障碍难题,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三个同步”、做到“四个强化”。“三个同步”:新区与老城同步、地上与地下同步、建设与管理同步。“四个强化”:一要强化规划执行,牢固树立“百年规划”的理念,坚决防止“规划跟着建设跑”问题;始终坚持“规划即法”的理念,切实维护城市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二要强化资金保障,坚持走多元化、市场化融资的新路子,全力向上争取资金,深入研究用活用足国家政策资金,放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积极探索PPP等新模式,努力激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金血脉。三要强化人本意识,切实增强民本意识和宗旨意识、细节意识和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问题、解决难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倾心尽力地为广大群众打造精品工程、百年工程、满意工程。四要强化管理创新,理顺市区城市管理体制,完善责权利相统一、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尤其对城镇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方式予以解决,确保城市管理上台阶、上水平。通过上下联动、共同努力,使全市城乡整体面貌大变样,城镇化水平实现质的提升,确保“一年见成效、两年上台阶、三年换面貌”。
对于如何抓好三年攻坚战,白城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具体部署。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攻坚标准。必须把好标准,精准发力,做到瞄准问题、力保基本、补齐短板、均衡提升。坚持从突出问题出发,以保障最迫切、最现实的基本需求为着力点,统筹推进,逐项补齐短板,做到环境质量改善、承载能力提高、城市魅力彰显。二是细化任务责任,尽快启动实施。要进一步细化、量化、实化,切实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细化工程、谋划项目、明确责任、设定进度。要提出具体要求和保障措施,做到切实可行、务实管用,用项目支撑工程、推进建设,确保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具体人员。对于今年在建任务,要加快推进,确保按期完成;对于方案提出的新任务,要抓紧细化,制定具体方案,尽快启动实施。三是创新思路模式,整合各方资源。抓好城市建设管理,破解面临的诸多难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创新举措求突破,不断创新建设模式、创新融资模式、创新管理模式。采取特许经营、政策扶持等措施,吸引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变政府单一包揽城市建设的做法,采取PPP模式,利用好融资平台,推动资源资本化、资产证券化。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城市管理格局,探索“互联网+城管”,谋划建设城管呼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打造“数字城管”、“智能城管”新模式。四是齐抓共建统筹,形成强大合力。城市建设管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方面整体联动、共同努力,全力强化市级统筹、强化区级实施、强化部门配合、强化全市参与、强化媒体监督。五是依法依规实施,确保安全稳定。三年攻坚战建设项目多、任务重、资金大,必须从严要求、严把关口,按政策、制度、规矩组织实施,必修严格履行程序、科学安排施工、强化资金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做好信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