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通州区住建局牵头编制完成《“治理黑臭水体”专项行动方案》,提交区“263”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集中研讨。
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印发《“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本月初,通州召开“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动员会。该区快速响应,组建“263”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订了“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岗位职责、细化责任分工,结合城建重点工程,全面启动“263”专项行动。
年初,该区由住建局牵头全面排查城区范围内的黑臭水体情况,检查并统计城区河道两侧排放口的数量、位置、排放量,确定河道污染源,初步建立了城市黑臭水体档案。目前,城区五一河、八角亭河、西头总港等河道被列入急需整治的黑臭水体范围。通州住建局总工程师、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主任丁舜锋说:“我们力争在一两年内基本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5%,改善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和城乡环境面貌。”
2月20日,在十总镇二窎居,新建的村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还没来得及投入使用,但该村党总支书记蒋兵已满心欢喜:“有了它,村里的生活污水就可以处理成清水了,解决了村庄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主要扶持村级污水收集处置、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垃圾分类收集等项目。通州区共有62个村(居)建成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9个村(居)完成污水接管市政网。投入运行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最大日处理能力达到60吨,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该区住建局副局长李晓东说:“今年,通州计划13个村(居)建成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或接管市政网,力争2020年实现全区所有村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90%以上,切实有效改善建制镇建成区及广大农村生态环境。”
通州“263”行动已经全面启动,厚植“水韵通州”品牌的战斗已经打响,已经列出16大项42个子项的“治理黑臭水体”专项行动重点工程项目。该区住建局局长丁亚军说:“我们将主攻黑臭水体整治和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最终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高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