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二污水厂主要收集清河区、清浦区(承德南路以东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个区域的外排污水,尾水排入清安河。”市第二污水厂有关负责人昨日介绍说,该厂投运以来一直运行正常,2014年年处理水量3529万吨。
在淮阴发电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于2013年11月投入近一亿元,加装环保设施,除尘效率从99.7%提高到99.88%。2015年开始到2017年,该公司还将投入2亿元对两台机组的环保设施进行超低排放改造。
这是我市加强大气、水污染防治的缩影。
实施“蓝天工程”,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2012年以来,市环保局完成华能电厂、淮阴发电厂、安邦电化等9个重点企业的脱硫、脱硝工程,完成除尘提标改造项目20余个;完成燃煤锅炉综合整治700余台;完成安邦电化等100余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根据监测数据,我市2014年PM2.5年日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13.9%,下降幅度居全省第二;今年截至9月底,我市PM2.5下降16.8%,居全省第三。
实施“碧水工程”,持续加强水污染防治。我市环保部门协同水利部门共同推进重点湖泊综合治理、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建设和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并持续推进淮河流域项目。目前,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26个项目已完成18个。尚未完成的8个项目,其中市区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涟水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工程、洪泽县唐曹猪场沼气供热发电三个项目主体已基本完成,淮安嘉庆水业有限公司及配套管网工程、盱眙富春紫光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二期及管网配套两项工程已试运行,其他三个项目正在陆续推进。预计年底我市完成项目总数将达到21个,项目完成率达80.8%。
值得一提的是,在环保能力建设上,目前我市已建成和试运行全市生态监控系统,实现了环境监察、监测和监控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并在全省除南京外率先使用机动车监管平台和环保电子卡,在苏北率先配备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车,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守住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