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深圳市水务局局长王立新率队至坪山新区调研,与坪山新区主要领导座谈水务工作。座谈会上提到,市水务局将全力以赴地支持坪山河干流及流域各支流的整治工作,力争坪山河干流整治工程在今年年内开工。
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备表示,接下来,坪山新区将同步开展坪山河干流和支流的综合整治工作,按照时间表完成任务,力争整治工作尽快见效,全面提升坪山河流域的水环境。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深圳五大河流之一,坪山河水环境对坪山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市水务局已启动6个流域片区的规划工作,未来坪山河的整治将按照流域水系的特点来统筹,从水环境、水生态等5个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市水务局将支持坪山新区加快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年底前开工建设。
该负责人还提到,坪山河流域干支流的同步建设对提升坪山河水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水十条”的要求,2017年底,坪山新区建成区内的墩子河等12条河流将基本消除黑臭。市水务局将协助坪山新区编制治理河流黑臭水体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力度。
除了坪山新区在抓紧治理辖区内水质污染问题,大鹏新区也将在年底前冲刺完成6个片区污水管网工程:
今年1-8月,大鹏新区河流污染程度继续减轻,近海海域水质持续明显改善,区内6个监测点均实现无机氧浓度大幅下降。其中五个监测点达到一类水质。
日前,记者从大鹏新区召开的政府投资项目重点工程“百日会战”动员会上获悉,新区将于年底冲刺完成6个片区污水管网工程。届时,新区建设污水管网总里程达到230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有望达到75%,较新区成立之初提升65个百分点,大鹏半岛消除黑臭水体直排河海的日子指日可待。
污水处理率从不足10%提升至95%
围绕“力争用3年左右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目标,大鹏新区年初开始实施“美丽大鹏”建设3年专项行动计划,重点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污水得不到收集,河流得不到根治,海水污染源得不到根除,3年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就是纸上谈兵!”分管该项工作的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孙晓杰告诉记者,新区在“美丽大鹏”行动中,出台实施《大鹏新区污水支管网建设三年实施计划》,计划在3年内完成24个片区的384公里污水干、支管网建设任务和12条河流的综合治理工作,到2017年实现覆盖新区全部规划建设区域,实现雨污分流,使污水收集率达到95%以上,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实现河水清澈海水湛蓝。
记者了解到,由于历史欠账多,污水处理设施基础差,新区成立时,污水处理率不足10%。2012年,新区从龙岗区接手建设的葵涌、水头两个污水处理厂的三个干管配套工程,完成32公里的总里程建设,沿线覆盖葵涌、南澳、大鹏三个办事处的10个社区。与此同时,支管网建设也在22个片区全面铺开,2014年3月,首批建设的7个片区中的较场尾、溪涌、上洞、土洋、南隆等五个片区于年底前相继完工。
大鹏新区建设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高俊合告诉记者,新区在加快管网建设的同时改造提升污水处理厂的容量,通过3年的努力,2014年底污水集中处理率已经达到51.9%。
污水处理能力将超40万吨/天
“经过改造建设,目前新区‘两厂两站’污水处理能力已基本满足新区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需要。”高俊合告诉记者,从2012年开始,新区在加快三大干管工程建设的同时,对原有的葵涌、水头两个污水处理厂和上洞和溪涌两个临时污水处理站进行了升级改造,使“两厂两站”污水处理总量提升到8.5万吨/天。
记者了解到,葵涌污水处理厂主要服务范围为除坝光片区以外的葵涌街道整个区域,水头污水处理厂主要服务范围为大鹏办事处和南澳办事处除东西涌片区以外的区域。目前,大鹏半岛部分偏远地区市政污水管网尚无法达到。
高俊合告诉记者,针对这种情况,新区开展偏远地区污水收集处理工作,目前已建成上洞、溪涌临时处理站;东、西涌片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正在加快建设之中;对常住人口较少、产生污水量较少的村落,大鹏新区采取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就地处理。同时新区已制订相关处理程序,聘请专业清运公司统一收集各餐饮单位污水收集池的污水,将收集的污水运送到水头、葵涌污水处理厂进行有效处理,解决污水管网未完善前的污水出路问题,减少对河道和海域污染。
按照规划,新区将新建包括坝光污水处理厂在内的两个污水处理厂,同时,继续规划扩建葵涌和水头污水处理厂和多个污水处理站的规模,到2030年,大鹏半岛“四厂多站”污水处理总规模将超过40万吨/天,实现污水处理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