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保沧干渠廊坊段文安县二级泵站施工现场。
2015年1月27日,南水北调向保定供水工程正式通水,130万保定市民用上千里引来的长江水,保定成为河北7个南水北调受水区设区市中的第一个;2月8日,石家庄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西北地表水厂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连接通水,石家庄主城区150万居民喝上长江水;7月22日,南水北调总干渠下庄口门正式提闸放水,邯郸铁西水厂实现试通水,邯郸主城区迎来期盼已久的长江水;10月31日,随着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田庄分水闸和石津干渠渠首闸缓缓提起,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向沧州大浪淀水库首次输水正式开始,沧州市民也将首次与长江水“亲密接触”……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自去年12月18日正式通水以来,“南水”已接入河北千家万户。
据河北日报最新报道,目前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廊涿、保沧、石津、邢清四条大型输水干渠已全部通水。据介绍,这四条大型输水干渠中,廊涿干渠经涿州、固安、永清向廊坊市区引水;保沧干渠向保定、沧州、廊坊三市受水地区供水;石津干渠承担着向石家庄、衡水和沧州受水地区的输水任务,同时担负着岗南、黄壁庄水库向下游灌区的输水任务;邢清干渠向邢台市沙河、威县、南和等受水地区供水。而这四条大型输水干渠的全部通水,意味着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图为石家庄西北地表水厂的工作人员在新建的沉淀池边进行巡视。
分水10个月保定已用“南水北调”长江水2000万立方米
根据保定市水资源评价资料,该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82立方米,市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更低至34立方米,远远低于全国2200立方米/人的平均水平。可以说,保定水资源非常匮乏。而据最新保定晚报报道,自今年1月27日开闸分水至今,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高昌分水口已累计为保定供水约2000万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供水,让保定市水资源的支撑力大幅上升。通水后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均分配给保定市的水量为5.17亿立方米,其中市区1.87亿立方米,将大大缓解保定的用水压力。同时,自2012年6月王快和西大洋两库连通后,两库约有7亿立方米水供保定使用。此外,随着2014年“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建成后每年可向白洋淀生态补水2.55亿立方米。按照此分析,未来保定有近10亿立方米水资源,为保定市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提供水资源支撑。
据介绍,由长江水“置换”出的2000万立方米的水源,将用于工农业生产及改善生态环境。此外,目前高昌分水口并未满负荷运行,待配套设施完善后,供水能力将再增加2倍,使保定市水资源匮乏状况进一步得到缓解。源源不断的长江水,将持续为保定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水资源支持。

图为保定市民李淑英在家里用上了长江水。
河北南水北调7个受水区纳入在线水质监测
清亮、甘甜、没有水垢,这是河北居民用上“南水”后的普遍感受。为了保障“南水”品质,河北是重重把关。在石家庄,实行西北水厂与疾控中心双重监测。据报道,石家庄在已有74个监测点的基础上,又在全市范围内增加了100个监测点,每天进行水质检测。西北水厂内的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石家庄监测站是国家级的水质监测站,能完成150多项检测,包括106个国家标准的检测项目。同时,石家庄市疾控中心也会对市区水样进行集中采集检测,与水厂监测配合、互补,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
在邯郸,为了进一步保障水质安全,该市城管执法局自来水公司还专门邀请供水专家对水处理工艺进行研讨,目的是实现邯郸市供水水质与发达国家标准接轨,开启从“安全水”进入“优质水”的时代。据邯郸日报报道,邯郸市东部水厂是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项目对于满足邯郸市城市供水特别是东区用水、优化城市水源结构、改善城市供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东部水厂建设工程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主体工程完工,水厂将具备通水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东部水厂使用了深度处理工艺,该工艺将使出厂水水质不仅符合国家的106项标准,而且能达到欧盟国家的水质标准。所谓“饮用水深度处理”是指在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四步法工艺的基础上,对饮用水中大分子有机物进行的处理。目前,深度处理工艺广泛用于欧美国家。
近日,河北省住建厅又印发了《关于在南水北调受水区开展城市供水水质在线数据监测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在线水质监测范围,决定先将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7个设区市城区(不含所辖县级市和县城)已建成或试运行的南水北调工程配套地表水厂,纳入河北省城市供水水质监管信息系统监测试点范围,条件成熟后,逐步向全省其他水厂延伸。据悉,这套系统主要通过安装和利用集中数据采集器及传输设备,实时接收在线水质信息,实现出厂水质的在线数据监测,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初期实行过渡水价
为鼓励受水区市县政府加快水源切换,引导各地尽早用足用好长江水,河北省物价局近日公布在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运行初期实行过渡水价。按照逐年递增的原则,2015年-2018年河北市县最低引江水量计划分别为规划分配水量的10%、20%、30%、40%。引用江水未达到最低计划水量的,按最低计划水量计收水费,超过最低计划水量的按实际水量计征水费。
同时,南水北调水厂以上配套工程实行超额累减水价。2015年免收市、县引用江水的水费,产生的费用计入水厂以上输水工程建设成本(不包括未引用江水部分国家干线工程基本水费)。2016年最低用水计划内水量,水价按2.00元/m3执行;超过规划分配20%至40%的水量,水价按1.76元/m3执行;超规划分配40%的水量,水价按1.50元/m3执行。2017年最低用水计划内水量,水价按2.15元/m3执行;超过规划分配30%至50%的水量,水价按1.76元/m3执行;超过规划分配50%的水量,水价按1.50元/m3执行。2018年最低用水计划内水量,水价按2.30元/m3执行;超过规划分配40%至60%的水量,水价按1.76元/m3执行;超过规划分配60%的水量,水价按1.50元/m3执行。
为便于市、县物价部门核定终端水价,2016-2018年入水厂水价统一按2.15元/m3核定,2019年起按2.76元/m3核定。2015年12月31日前,各市县物价部门将终端用户水价方案报省物价局备案。另外,河北省还出台了《关于加快落实水价改革措施的通知》,确保2015年年底前县城也出台居民用水阶梯水价政策,以及加紧落实完善南水北调水价体系和污水处理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