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至今,全市共关停整合15家村级水厂,村级水厂从原来的68家下降至目前的53家,水厂布局不断优化。
25日,东莞市专项委员会举行2015年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东莞市城镇供水专项规划(2012—2030)》(下称《规划》)。根据《规划》,东莞市村级水厂数量众多且水质差,需要关停整合,到2020年全市共保留现有水厂37座,结合江库联网工程,新建水厂4座(或2座),关停水厂68座。
东莞市供水水源的现状分两个类型,河流型的有东江干流、东江南支流和北干流、中堂水道;湖泊型的有43个供水水库,包括7座中型水库和36座小型水库。目前,东莞供水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水资源总量限制,供需矛盾突出;供水水源单一,缺乏原水应急储备;村级水厂数量众多,出水水质差;供售水产销差大,管网改造需求迫切;饮用水卫生标准提高,对现有净水工艺提出更高要求。
《规划》显示,截至2013年,东莞市水厂数量为105座,其中市级5座、镇级38座,村级62座。《规划》提出经过关停整合之后,至2020年水厂数量由现状的105座减少为37座。其中,关停镇级10座,村级58座。根据规划需水量的预测,2020年规划最高需水量为700万立方米/日,因此,上述水厂关停整合之后,全市水厂规模缺口,需新建水厂补充规模以保障规划供水量。因此,东莞将新建水厂4座(另一方案或为2座)。
■数读
供水水质不断提升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东莞不断加强水质监测力度,实施企业自检与行业监测相结合的水质监管体系,水质明显提升。
近五年来,全市水厂平均出厂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从原来的88.87%提升至现今的99.78%,上升了10.91%,优于国家水质标准。
2012年至今,共关停整合15家村级水厂,村级水厂从原来的68家下降至目前的5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