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佛山市七大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之一,高明西江新城将先行先试,探索城市排水通畅、道路硬化、环境整治、水体污染等问题的解决方案。上周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公布了这一消息。
会议决定,全市采取区域选点、组团式建设的方式实施海绵城市建设,五区各确定一个不少于15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禅城绿岛湖片区、南海三山新城片区、顺德中心城区、高明西江新城、三水云东海片区等7个区域成为海绵城市试点区域,总面积超过76平方公里。
会议要求,全市要以7个试点区域为重点,集中力量,先行先试,重点解决试点区域内城市排水通畅、道路硬化、环境整治、水体污染等问题。此外,自2016年起,全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为加强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市政府将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佛山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国家标准,到2020年,佛山海绵城市建成区总面积要达到20%以上; 到2030年,海绵城市建设面积达到80%以上。
事实上,西江新城自建城之初便秉承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着力构建立体复合的水系统,并加以综合利用,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云水相依、湖山相映的城市新格局。风光秀美的丽江水廊和明湖公园,既是高明市民休闲娱乐新场所,也是具备防洪调蓄功能的水利设施。
“西江新城水体面积达到17%,还有超高的绿化覆盖率,这都给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了载体。”西江新城管委会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海绵城市的建设体现在很多细节,比如降低地块铺砌的比例,少用阻水材料,使雨水尽量下渗回流江河;水体建设时与岸边绿化融合渗透,消弭自然边界;利用地势高差,南北端设置泵站,把西江水引入,形成活水绕城、自然流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