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柏林市增设了雨水资源署,为城市建筑和城市规划做咨询。为什么要耗费人力物力紧盯雨水呢?这是因为柏林立志把自己打造成“海绵城市”。
赫尔姆霍尔兹材料与能源中心的绿色屋顶
德国媒体报道,“海绵城市”的含义是落下的雨水像海绵一样在当地储存起来,让城市在自然灾难面前保持弹性,而不是风吹则树倒,雨来则内涝。
其实,柏林是一个相对缺水的城市,位于干旱区域,雨水很珍贵,随便浪费很可惜。同时,柏林的污水排放系统早已陈旧不堪,一旦遇上稍强降雨,道路很快“水漫金山”,市区大片街道被水淹没,河流、运河被污染。这一状况必须改善。
德国电视一台报道了柏林市一些地方建造海绵城市的尝试。那里的雨水不直接流进下水道,而是流入一个地势更低的洼地,灌溉那里生长的植物,最后从渗渠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的一部分。在试验区域,传统的下水道沟渠被渗渠取代,排水管道的负担得到减轻,在夏季,绿地和水面的增多还附带减缓了局部的热浪。
该报道还提到,今后柏林市开发新的住宅区,建成后流入污水系统的雨水量不得超过小区开发之前。翻修街道以及广场,无论在市中心还是在郊区,政府都会将“海绵城市”因素一并考虑进去。此外,该市环境局正在审核哪些水泥路、封闭的商圈以及住宅区里,有重新打开蓄雨水的可能。
“绿色屋顶”在海绵城市概念里占有重要地位。“绿色屋顶”的想法并不新,柏林市多年前就开始了前卫项目,最出名的是赫尔姆霍尔兹材料与能源中心的绿色屋顶。它于1998年建造,至今不需很多维修,仍能吸收50%的降雨量,而近年来建造的先进绿色屋顶的蓄水量则高达90%。
柏林绿色屋顶的份额大约仅占比4%,全德范围内已名列前茅,这显示,海绵城市深入人心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的确,向“海绵城市”的转型仍处在起步阶段。其中最大的难点是资金问题,市政府为许多相关的项目提供资助,比如将一些区域的废水排放脱离原有下水道系统,但从全市看,这些资助无异于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