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紧扣我市“十三五”发展新部署、新举措,政协参加单位代表和部分市政协委员围绕完善创业帮扶机制、建设海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等重点建言献策,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海绵城市的建设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海绵城市,形象地说,就是让城市像一块海绵一样呼吸,下大雨就吸水,干旱就把吸的水吐出。”委员张苏在代表致公党成都市委发言时表示,作为“依水而起,因水而生”的成都,建设海绵城市将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张苏建议着重抓好成都市三大海绵城市示范区——“人民公园、东城根街、衣冠庙、新光路片区”、“环城生态区”、“天府新区中央商务区、成都科学城”的建设工作。突出特色,重点打造,在三大示范区建设中,应组织一批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品牌工程。
他还建议在城市绿地规划、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将雨水利用正式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要积极引导建设单位和施工部门采用透水砖体、透水路面、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