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记者从市生态文明委获悉,因1月份水质考核不达标,金钟河流域的三个区——白云区、观山湖区和云岩区被缴扣金钟河水质生态补偿金450万元。
据了解,市生态文明委对金钟河流域各考核断面1月份的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水质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核算。其中,云岩区因出境断面蔡家关及支流白蜡大沟三项指标超标,被缴扣150万元;观山湖区因小湾河大桥出境断面及断头河、打石沟污染物超标,被缴扣200万元;白云区因新华机械厂旁出境断面污染物超标,被缴扣100万元。
根据《贵阳市金钟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考核暨奖惩办法(试行)》,这三个区的被考核断面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指标均要达到规定的III类标准。若当月水质未达到考核目标,则该断面的责任政府需按一定比例缴纳生态补偿资金。
缴扣的补偿金将作为金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成绩突出的区政府奖励等。同时,考核结果将纳入年度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目标责任书考核,以及年终对各区人民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与首末位排名的考核。
贵州启动八大流域环境治理
据新华社贵阳电贵州省近日全面启动境内八大流域的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将通过实施河长制、第三方治理、生态补偿、生态红线等机制,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
记者从省环保厅了解到,此次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涉及贵州赤水河、乌江、清水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牛栏江八大水系。其中赤水河、乌江、清水江三大水系已推广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试点,其余五大水系将在这一基础上,按照“可复制”的原则,制订各流域生态文明改革工作方案。
具体措施包括:对以上流域的一、二级支流都实施河长制,并完善河长制的问责、奖惩考核机制;按照“保护者收益、利用者补偿、污染者赔偿”的原则建立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划定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红线;推进包括控制网箱养殖规模、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等在内的农业农村污染整治改革;切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以及建立环境污染的第三方治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