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广州市环保局最新公布的今年1月广州全市主要河涌水质状况看到,广州53段河涌中21段黑臭,占了将近四成,而48段水质都是劣V类。但从水质指数WQI来看,荔湾区的地铁A涌水质最差,WQI为257,这也是去年7月引入该指数后,首次水质最差河涌WQI低于300,显示污染程度有所降低。
最新公布数据显示,广州今年1月全市重点整治的53段河涌水质状况中,黑臭21段,无黑臭32段,黑臭的比例占了将近四成,而从水质来看,劣V类水质的就达到48段,从广州整体河涌水质看,跟以前比总体变化不大,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去年7月,广州新增了水质指数(WQI),成为第一个发布水质指数的城市,WQI能更直观、综合反映水质状况,WQI越小、水质越好;WQI越大,水质受污染越重。
从水质指数WQI来看,广州最差的前三位河涌分别是荔湾区的地铁A涌,WQI为257;花都区的大陵河,WQI为207;天河棠下涌,WQI为172。水质最好的前三位则是流溪河李溪坝、增城区的增江、流溪河太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