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福田区环水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成立福田生态环保智库,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福田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的38位专家学者为福田生态文明建设出谋划策。在“十三五”规划生态环保工作专场交流中,专家建议打造海绵城市,在改造人行道和路面时增加渗水和储水设备,削减洪峰、缓释河流,为城市降温。
区环水局局长陈慧明回顾“十二五”工作时介绍,5年来,区环水局共关停污染生产企业7家,完成760个小区的排水管网清源改造,截至2015年底,全区累计63个社区获评“广东省宜居社区”,创建比例高达67%,2015年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现场答辩名列全市第一。
作为城市雨洪管理新概念,海绵城市成为专家讨论的焦点。关于打造福田海绵城市,专家建议多渠道开源补水,多元化提升水质策略。还提出将福田区的市政公园,建设成多功能型、生态功能型的湿地公园,把尾水在这些公园进行处理,达到四类水、三类水再作为补水。
污染物的正本清源作为城区生态建设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领域市民共同配合。专家指出目前城区固废分类效果不明显,比如以前关于电池的分类回收箱现在却很少见;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建筑扬尘,专家呼吁减少汽车尤其是私家车的使用量,实现环保、治堵双效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