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在北京召开2016年海绵城市试点竞争性评审会,固原市从17个参加答辩的城市中脱颖而出,入选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成为我区唯一入选的城市。
海绵城市比喻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能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能将存储的雨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让水在城市迁徙循环更加“自然”。近年来,固原市大胆先行先试海绵城市建设。2014年,在2平方公里的古雁西路片区,采取雨水储存单元、透水铺设、生态停车场、下沉式绿地等多种技术措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控制初雨污染。2015年,启动固原市西南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计划实施面积为154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九龙公园、兴城路等项目已开工建设,总建设面积达32.4万平方米。今年,固原市将城市更新改造与海绵城市建设同步开展,将建成23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其中老城区占试点区总面积的65.2%。试点区内规划棚户区改造用地8.7平方公里,占试点区总面积的36.1%。
固原市入选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中央财政将分三年给予12亿元补助资金。固原市将全力推进试点工作,努力实现“小雨不积水 大雨不内涝 水体不黑臭 热岛有缓解”海绵城市效果。目前,固原市已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把固原建成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同步实施示范区、民族地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