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嘉兴海绵城市建设,如何做好“水文章”?
嘉兴海绵城市建设,如何做好“水文章”?
发布日期:2016/5/12 12:26:49

  “广西多日暴雨洪水围城、四川南充路面积水深达60厘米、上海暴雨开启看海模式……”近几日,全国多地连降暴雨,多数城市都开启了看海模式,城市内涝已经成为众多城市主要“病症之一”。


  与此同时,全国有1100座城市严重缺水,这就使得内涝的地区依然内涝,干旱的地区继续干旱,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水资源短缺问题又如此严峻。如何破题?海绵城市建设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办法。


  2015年4月,重庆、武汉、南宁、嘉兴等16个城市,被确立为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通过三年的建设期完成海绵城市相关建设改造,为今后海绵城市建设的推广提供依据。昨天,记者从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挥部了解到,本月下旬,我市海绵城市将迎来建设部“期中考”,从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做法及成效、财政资金使用、创新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那么,目前我市海绵城市建设进展如何?海绵城市建设将会达到怎样的目标?在建设中又有哪些创新做法呢?


  “水专项”课题研究


  为海绵城市建设积累经验


  近几天嘉兴连降暴雨,直至昨日市民才见到久违的阳光。虽然这两年我市对市区部分易积水点进行改造,但是面对这样的连续降雨依然难以招架,不少地方积水严重,为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不过,也有细心的市民发现,南湖景区勺园停车场在这场连续大雨中却应对从容。“本来是带着家人过来吃饭,还以为下车都是积水,没想到路面只是看起来湿润并没有积水。”市民王先生说。


  据了解,勺园停车场于2014年进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采取植草浅沟、下凹式绿地、透水停车位、透水路面等方式,并在地下安装了1公里多长的网状盲管。当雨水通过透水路面下渗吸收后,再经管网流进调蓄池进一步调蓄渗透后,达标排入河道。整个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达到80%,控制雨量可达到24mm。


  “正是有了低影响开发建设经验,为后来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嘉兴市海绵城市指挥部技术服务组组长朱虹告诉记者。事实上,早在2010年,我市就开始着手“水专项”课题研究。该课题引入了国外低影响开发(简称lid)的理念,提出了从源头、末端、受纳水系三者出发的水环境保护改善一体化技术体系,是一种生态、有效的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正是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升级版。”嘉兴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说。海绵城市建设是适应城市快速发展,从源头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是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量身打造“海绵体”


  对于试点城市而言,海绵城市建设没有前车之鉴,无疑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前期的规划工作对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虽然国外有些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地域风貌不同,必然在技术应用、目标控制等方面有所不同,还是要结合我们城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工作。”朱虹表示。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据悉,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主要包括海绵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分区规划、排水防涝规划、河湖水网规划、其他相关体系规划以及2020年重点区域规划。朱虹指出,嘉兴虽然位于江南水乡,却是一个存在“缺水”和“内涝”双重问题的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将统筹考虑城市水系、透水路面、低位绿地以及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改造与建设,多途径协同控制径流,共同协调解决城市供水、排水、内涝等突出问题。


  记者了解到,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利用嘉兴绿地率高、水域面积占比大的特点,达到雨水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目标;其次是重新理解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概念,提出不外排控制率和处理后外排控制率;再次是重视源头控污的作用,提出不同类型用地外排雨水的水质;最后是基于生态修复和保护的需求,对控规单元内的地下空间开发提出限制要求。


  “通过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最终把嘉兴打造成为长三角海绵建设示范城市,江南水乡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朱虹说,最终嘉兴呈现的是江南水乡独特鲜明的海绵城市意向、生态绿色稳定持续的海绵城市结构和弹性发展因地制宜的海绵城市特征。


  而在技术上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即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和水安全。通过源头控污、中途完善、末端治理的流程,做好“水文章”。这其中的建设包括精细化的截污纳管、不同地块雨水水质控制、排水系统提标改造、合流制调蓄设施、防水排涝设施建设、再生水厂建设、雨水回用等等。


  据介绍,目前像美国的低影响开发、哥本哈根暴雨管理规划、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等,国外城市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实践经验。如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其内涵就是一种雨水源头控制的理念,将雨水在源头上进行收集、控制,减少了暴雨径流,同时也减少了水资源浪费,是一种新型的节水技术。


  根据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到2020年,我市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的20%需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的80%需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我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初稿将于近期出炉,并进行相关专家论证。


  十大重点工程


  做好海绵城市建设“排头兵”


  据了解,我市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18.44平方公里示范区,用地范围为北至环城河,南至檇李路,西至长水塘、西板桥港,东至菜花泾、纺工路、富润路。为了更好地诠释海绵城市工程“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解决示范区内生态雨水系统构建、低影响开发、合流制溢流污水处理、水质改善、景观提升等重要问题,我市选择了十大重点工程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典范,加以重点打造。


  嘉兴实验初中(范蠡湖)就是其中之一。该学校位于城中片区,占地面积4.9公顷。“选择该学校作为重点示范工程,一方面该区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另一方面把这里作为第二课堂,为孩子们讲述节水、生态的理念。”朱虹告诉记者。


  嘉兴实验初中作为建在城中片区、排水系统为合流制的学校,又有着范蠡湖此类的文化景观元素,海绵城市改造的难度与价值同在。本次规划该项目的海绵城市建设着重解决合流制雨水、污水溢流和雨污管混接现象改造的问题,以达到保护环城河水质,改善范蠡湖环境的最终目的。


  今年2月份,该工程正式进场施工,造价约650万元,工期为180天,计划将于8月底完工,目前已经完成项目的近40%。


  朱虹说,实验初中项目从源头、中间到终端都能较好展示嘉兴海绵城市的相关技术措施。例如城中片区属于合流制溢流系统,因此在源头进行雨水减量,把校园内的人行系统改造成透水铺装路面,通过渗的作用进行雨水减量,同时又设置了预置前池,把雨水汇入校园内范蠡湖以达到净化的目的。并且在校园的操场旁、绿化区域、屋顶等运用不同的海绵措施收集净化雨水,使功能与教育结合,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除了实验初中外,沪杭铁路沿线绿地长盐塘、环城路、烟雨小区、嘉兴市政府及市民广场、环南湖景区、嘉兴市体育中心等都囊括其中。“重点工程的选择涵盖了道路、居民区、公园等多种工程类型,为同类工程起到指导及示范意义。”朱虹说。


  到目前为止,包括湖滨花园、青龙街61弄小区、石臼漾生态湿地提升改造工程及环城西路泵站、紫阳桥泵站、南湖大桥泵站、嘉兴大桥泵站、甪里街泵站改造在内的5个项目已经完成,另外,贯泾港水源生态湿地工程、绝缘厂宿舍工程等14个项目也都已启动建设。接下来,我市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海绵城市项目开工,预计到6月底,市区85个项目将全部开工。


  海绵城市建设


  大力推行ppp模式


  记者获悉,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在三年建设期内确定116个海绵城市改造项目,总投资达到51.07亿元。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按照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的标准。也就是说,我市将在三年建设期内获得12亿元的中央财政资金补助。


  “虽然有财政资金补助,但是海绵城市建设仍然需要庞大的资金。”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挥部财务管理组组长杨建凤表示。因此,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上,我市将大力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简称ppp模式),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双赢。


  目前我市已经选定3个项目,总投资约17.18亿元,与社会资本进行ppp合作。据杨建凤介绍,望吴门广场改造项目总投资4.85亿元,目前已经签订开发合作协议,正进入实施阶段;城东再生水厂(含调蓄池,不含湿地)总投资3.7亿元,已经完成资格预审;长水塘、长盐塘水文化生态廊道工程,包括六个汇水分区,区块总面积约3.7平方公里、改造约1.7平方公里,投资约8.63亿元。


  根据《嘉兴市长水塘、长盐塘水文化生态长廊建设工程ppp项目实施方案》显示,嘉兴市长水塘、长盐塘水文化生态长廊建设工程ppp项目包括长水塘生态廊道景观系统建设,长水塘生态廊道基础设施建设,长水塘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嘉兴市政府、市民广场改扩建以及长盐塘生态廊道建设等工程,是主要依靠政府购买服务回收投资成本的公益性项目。


  杨建凤说,项目采用ppp模式有几大优势,一是该模式比采用传统模式更能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二是设计了较为科学的风险识别与分配框架;三是设计了绩效导向与激励相容机制;四是提高选择社会资本方的潜在竞争程度,推动政府采购政策有效落实;五是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提高政府机构与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能力;六是考虑了多种融资渠道,提高项目的可融资性。


  “例如这个项目我们拟采用“dbfo+政府付费”的操作模式,按照最优风险分配原则、风险收益对等原则与风险有上限原则合理分配项目风险。”杨建凤表示,社会资本方享受一定合理收益的同时,将相应承担与其收益相对等的项目设计、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风险。从政府角度来看,在明确投资回报机制的同时,可以将绝大部分核心风险转移给专业能力更强、更有能力管控风险的社会资本方。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从一个国控断面,看如何破解汛期水质波动下
水资源综合利用大有潜能
曲靖水环境治理显效 城区重点路段告别“看
A级认证!绵阳海绵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守护城市安澜!保定织密主汛期排水防涝“安
中建五局红旗渠水系排水改造项目全部管道顺
坚持深化水生态治理 全面推进美丽河湖保护
天津中心城区排水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全面完工
防汛不松弦!多地织密水环境安全“防护网”
持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重庆3座污水处理
热点资讯排行
1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2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3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退役动力电池、
6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沼气与农业废弃
72024水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8什么导致了西班牙极端洪涝?
9解锁循环经济密码,开启产业黄金市场 第2
10西班牙媒体:洪灾过后,西班牙鱼米之乡自然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