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地下水污染引发生态环境三大危机
地下水污染引发生态环境三大危机
发布日期:2016/5/13 13:15:11

  不只地下水,其实地表水早在2014就因污染而“沦陷”——“我国地表水中含有68种抗生素,另有90种非抗生素类医药成分被检出……”上述结论是由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的,相关论文已刊登在2014年第9期《科学通报》上。水中含药原因是:人畜服药后,未吸收部分药物排泄到马桶,然后进入污水系统处理后,流入江河、水库或湖泊。然后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再次成为饮用水提供给市民。但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并不能清除药物残留成分。


  而更让人忧心的是:研究表明,即便是微量药物都可能对人体的肾细胞胚胎、人类血液细胞和乳腺癌细胞产生影响。长期饮用含有药物残留的水,可能会造成癌症细胞迅速增加、肾细胞发育迟缓,以及血液细胞生物活性旺盛等。

 

 

  相比雾霾 水污染更揪心


  我们每天打开水龙头,就有洁净的水源源不断流出时,很难意识到此时此刻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地下水危机。地下水是很多人赖以生存的水源,它曾经是清洁、充沛、稳定的代名词,如今却被濒临枯竭、严重污染、地质灾害所取代。环境保护部去年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地下水近六成监测点的水质为较差和极差。在我国北方地区,地下水被掠夺式地超采,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地面下陷、海水入侵、河水断流、土地盐碱化……一系列环境问题随之而来。更为严峻的是,地下水不像地表水那样容易被看到、被关注,伤痛的大地正在我们脚下发出无声的悲鸣,这场悄无声息的生存危机不能再被忽视了。


  地下水是人类的“储备军”


  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记者,地下水是贮存于地下含水层里的水,它就像地下的一个巨大水库,以其稳定的供水条件、良好的水质,成为许多地区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之一。据《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在全国655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城市总数的61%;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在北京实现南水北调前,约2/3的城市用水来自地下水。


  “相对于地表水而言,深埋于地下的水资源不易受到人为污染,”马军说,因此很多地表水污染严重的地区,人们会靠打深井来获得洁净水源。地下水就像一个“储备军”,在人们需要时伸出援手。从自然角度来讲,地下水还起到了涵养水源、减少洪涝灾害的作用。尤其在夏天雨季,地下水“拼命”吸纳雨水储存到“水库”里;到了秋冬旱季,河流水位下降,地下水又会及时补给河流水,对保障整个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丰沛的地下水还是泉水、喷泉的源头,能为我们带来美好的自然风景。可以说,地下水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依赖着它赠与的一切。


  人类行为让地下水伤痕累累


  然而,面对一直默默无私奉献的地下水,人类却变得愈发贪婪。不合理的超量开发与利用,让地下水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


  危机一:过度开采导致水资源短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地下水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地下水开发不断向“深”、“广”发展,这有效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在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越来越严重,普遍出现地下水水位连年下降的情况,并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地下水降落漏斗。马军介绍说,华北平原就形成了世界最大的一片漏斗区,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含水层被彻底疏干。甚至部分不能轻易动的战略储备用水也被开采,“子孙水”被提前透支。在地表水资源不足、部分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失去了地下水就意味着生存危机。


  危机二:过度开采导致城市地面下沉。过度开采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地下水降落漏斗,会导致地基不稳,加剧城市地面沉降。而地面沉降已成为当今突出的世界性地质灾害,会造成地面水平面降低、城市内涝、污水倒灌,南方部分城市一下雨就“看海”也与此有关;还可能导致建筑物开裂、地下管网系统破裂,破坏桥梁和道路交通设施,危及民众生命安全和城市发展。数据显示,全国有近70个城市因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诱发了地面沉降,沉降范围6.4万平方千米,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超过2米的有上海、天津、太原、西安、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天津塘沽的沉降量达到3.1米。


  危机三:地下水污染严重。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地下水污染形势日益严峻。未处理好的生活垃圾,以及农药、化肥、粪便等污染源,会随着水渗入地下侵蚀地下水。采矿采油等地下工程会打穿隔水层,导致污染物更易进入深层地下水。甚至还有很多企业直接向地下排放工业废水,填埋工业废弃物。在山东茌平县干韩村,村民从十多米深的自备井打上来的水发黄,水面上还漂着一层薄薄的油花,村民不敢再喝地下水。2002年以来,“癌症村”、“怪病村”现象在中国各地频频出现。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成果《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出版,首次证实癌症高发与水污染有直接关系。


  面对这次媒体披露的水污染事件和随后相关部门的澄清,很多市民表示难以淡定。我觉得水污染更让我揪心。水我们是365天都要喝呀!”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从一个国控断面,看如何破解汛期水质波动下
水资源综合利用大有潜能
曲靖水环境治理显效 城区重点路段告别“看
A级认证!绵阳海绵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守护城市安澜!保定织密主汛期排水防涝“安
中建五局红旗渠水系排水改造项目全部管道顺
坚持深化水生态治理 全面推进美丽河湖保护
天津中心城区排水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全面完工
防汛不松弦!多地织密水环境安全“防护网”
持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重庆3座污水处理
热点资讯排行
1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2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3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4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5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退役动力电池、
6第26届中国环博会——国际沼气与农业废弃
72024水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
8什么导致了西班牙极端洪涝?
9解锁循环经济密码,开启产业黄金市场 第2
10西班牙媒体:洪灾过后,西班牙鱼米之乡自然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