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使用透水铺装,增强道路的雨水消纳功能,是海绵城市建设重要一环。
记者从德阳市住建局了解到,当前我市正积极争取四川省海绵城市试点,力争国家试点。市住建局已按照省住建厅海绵城市建设的最新要求,对《德阳市海绵城市试点申报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海绵城市规划列入了今年的工作任务,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预计在年底前完成专项规划编制。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旨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2014 年,市住建局委托清华规划院编制完成了《德阳市海绵城市试点申报实施方案》,方案包括德阳老城区及城北片区(约20平方公里)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具体建设项目和内容等,涉及城市绿地、广场、道路类海绵设施建设改造,城市蓄水池建设,雨污水、给水管网建设及改造,河湖水系建设改造等,主要是通过地表径流总量控制解决城市内涝治理问题。
2015年,按照国家、省关于海绵城市最新政策,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也有了较大的变化。除了考虑城市内涝治理,还应综合考虑黑臭水体治理、水生态恢复等多方面需求。因此,住建局根据实际情况梳理了部分黑臭水体整治、内涝点整治等工程建设项目。同时,将海绵城市最新的理念运用于城市建设过程中。例如,我市旌东新区蓥华山道路工程,在设计阶段便按照海绵城市道路要求做了全面调整,并付诸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目前,我市海绵城市试点申报工作正有序推进,除规划引领外,也正利用城市提档升级的契机,为旧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据了解,要实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的要求,我市在2016至2017年至少应完成约6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并完成未来三年建设项目储备。针对当前城市提档升级中正处于设计阶段的道路改造、广场公园、旌湖两岸等项目,市住建局均要求设计单位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贯穿于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之中。同时,结合我市周边县市的实际情况,计划选择部分县市作为建设海绵城市县级试点,在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方面积极与市本级高度协同,做到县市同步,实现德阳海绵城市建设“一盘棋”。(德阳日报记者 许江韵)
>>>延伸阅读
专家把脉我市海绵城市建设
近日,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海绵城市专委会专家一行来到德阳,对我市创建海绵城市进行专题调研,为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专业技术保障。
当天,专家组一行先后前往旌南湿地公园、旌湖西岸、绵远河生态整治工程、奥林匹克学校等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深入了解德阳城市规划建设,以及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专家组对德阳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德阳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基础较好,方向很准,希望我市对海绵城市总量指标控制进一步细化,努力改革创新、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突出特色亮点,按照国家要求完善申报资料,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海绵城市成功申报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