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从温州商学院拿到一份水质检测报告表,上面显示来自我省90条河流的水质检测情况。从今年的这份检测报告来看,全省有两条河流连续四年水质上升,其中一条就是温州文成的泗溪河。
自2013年五一假期开始,温州商学院(原温大城市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发起浙江母亲河水质检测大型公益活动。9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假期返乡,走访我省八大水系、90条河流,带回90份家乡水样进行检测。他们以大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环境问题、社会热点问题,而这样的事情一做就是四年。
“四年来,对这90条河流的检测,我们力求做到同一个时间段、同一河流、同一容器采集,这是为了确保准确性。然后我们将水样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此项活动的指导老师胡金林介绍说,除了对水样的外观和气味进行直观的检测外,检测内容主要针对水样的PH值、氨氮含量、磷酸盐含量、溶解氧数量、高锰酸盐指数以及六价铬等指标进行分析,以此得出相应的水质检测报告。
在经过一个来月的检测分析后,今年的水质检测报告出炉了。在这份报告中显示,今年与去年的水质变化相比,温州的永强塘河、温瑞塘河、清江、东魁长河和鳌江等河流保持不变,鹿城区江心屿、瑞安飞云江、泰顺飞云湖、永嘉楠溪江、洞头县瓯江口的河流水质变差。但值得欣慰的是,文成县泗溪河连续四年水质上升,目前已经达到一类水的标准。“这个检测数据仅代表抽检水样的检测结果。我们不是权威环境参测机构,只是代表一种民间行为。但这样一份数据可以为相关部门与机构带去参考价值,传达的是温州大学生参与‘五水共治’、为社会出谋划策的力量。”温州商学院党委副书记范茂盛解释说。
一名连续三年参与水质检测 大学生的取水感悟
我是温州商学院“为浙江90条母亲河水质检测”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刘静,现在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我的家乡在温州市文成县。2014年,我成为这个学校的一名大一学生。当得知有这样一个有意义的公益时,我就主动报名参加了,至今已经连续做了三年。
文成泗溪河是我家乡的母亲河。曾经,泗溪河河水一度臭不可闻,河岸边甚至是河面上都随处可见各种垃圾,发黄的泥水和泛黑的工业污水更是让人避而远之。也正是因为母亲河被这样糟蹋,让我心生愤怒。这也促使我报名成为学校水质检测活动的志愿者。
文成当地的政府部门早好几年前就开始对泗溪河进行河道整治和水质保护。所以2014年“五一”假期第一次去泗溪河中取水时,水质在外观上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起码看来并没有浑浊肮脏,闻着也没有怪味。当时的检测结果,泗溪河属于三类水,也就是适合鱼类生存的水。
2015年我再次参与取水活动,并在同一地点取来满满一瓶子泗溪河水。面对清澈的家乡水,我取水时感觉更有自信,我相信检测结果一定比较好。果不其然,去年,我们的泗溪河检测结果为二类水,能够满足饮用水的要求了。
今年我在泗溪河边,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清澈的河水, 成排的垂柳,还有回廊式的公园以及夜晚河畔闪烁的霓虹灯。现在的泗溪河已经成为人们休憩漫步的好去处,它还吸引了享有“环保鸟”美誉的白鹭在此频频逗留栖息。我与住在附近的居民们交谈、做访谈,得到的是一致满意的答复。其实,真不用问太多,从他们脸上的笑容就能得到答案了。
“五水共治”是一项长期且繁重的任务, 其间更是少不了当地政府及群众的共同参与。我很欣慰自己能为环境保护出一份, 我更高兴有那么多的当地市民积极参与保护环境。取水只是为了监督, 三年的取水经历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母亲河在向着好的一面发展,家乡的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与提高。
我, 以参加这项活动为荣。文成县泗溪河取水志愿者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