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海盐县“五水共治”办公室了解到,今年1月至6月,海盐县11个县控以上断面水质继续保持在ⅳ类水以上,南北湖水质断面继续保持ⅱ类水,千亩荡饮用水源地水质实现稳定达标,全县水质好转趋于常态。
各项治水机制
为水质好转添加持久动力
在最新出炉的《2016海盐县镇(街道)、村(社区)镇级以下河道监测点水质二季度考核结果》中,武原街道盐北社区褚家浜水质监测点水质为ⅲ类水,在全县105个村(社区)中排名第一,获得8万元“治水红包”奖励。
“我们社区以前还是自然村的时候,村民们生活污水还没有入网,对褚家浜河道多少有点污染,现在入住盐平春晓拆迁安置小区后,基本实现了生活污水全入网,加上又对河道开展清淤,日常河道保洁工作也一直在做,整个河道水质就逐渐提升了。”盐北社区党总支书记何建初说,“其实我们社区去年四季度也领到过治水奖励,水质上台阶也是一步步完成的。”
像盐北社区一样,近两年来海盐县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治水先进村(社区),以扎实的治水举措获取水质进步。除了“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全覆盖外,海盐县还通过深化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制”管理;深化全民参与机制,坚持和完善“五个村村”的基层治水机制,不断强化“五水共治”宣传教育,大力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治水;强化互助联动机制,加强与周边县(市、区)的联系,积极探索联动一体化、联防责任化、联治高效化、联商常态化的跨行政区域治水模式;进一步深化并建成以专项督查、通报督查、定期巡查,以及职能部门日常暗访、新闻媒体现场曝光、群众监督举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推进水质改善。
68个项目
为巩固治水长效铺好路
今年初,海盐县共排定“五水共治”项目68个,总投资9.93亿元,上半年已完成投资5.44亿元。
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海盐县2016年计划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23个9000户农户,已有23个村完成了工程图纸设计,5个村完成了施工招投标,5个村已经开工建设。计划建设21座农村一体化泵站,17座已开工建设。制定出台《海盐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努力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一次建设、长久使用、持续发挥效用”。
海盐积极开展农村河沟治理、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于城、沈荡项目区)和航平申线拓宽改造三大清淤工程,今年计划投资2144万元完成清污(淤)河道108公里,清污(淤)泥130万立方米,已完成清污(淤)泥78.2万立方米,完成全年计划数60.15%。探索开展河道淤泥消化处置,通过淤泥还田、改造低洼田、废弃石矿坑堆放、制砖、制作有机肥、防洪堤泥土置换、制作新型建材陶粒等途径进行消化。
年度计划投资3.15亿元,开展21个水利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河道综合整治140公里、圩区整治1.45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0.35万亩;扩大南排工程中涉及长山河拓竣延伸工程及澉浦大桥、常绿桥改建工程……海盐县加大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力度,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开展中。
此外,县城城市河道水质提升工程、千亩荡饮用水源地整治工程等各大治水项目“齐头并进”共同发力,为巩固全县治水长效铺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