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水污染治理形势,可谓不容乐观。据河南省环保厅通报:2014年三季度,全省60条城市河流有34条黑臭;2015年一季度,郑州市金水河“劣V”,信阳黑泥沟、信阳新申河、南阳温凉河、新乡民生渠、商丘忠民河最差;2015年四季度,鹤壁淇河水质第一,这是因为整治了排污口,搬迁了沿岸的畜禽养殖场。
水污染的根源在于排污,工业排污、生活排污已经或正在治理,而更严重的农村畜禽养殖场排污尚未治理。单说养猪吧,河南是养猪大省,年存栏6500万头,平均1头猪一天产生6公斤粪便,每天冲洗粪便产生30公斤废水,一年7亿吨废水,少量排入河流,大量积存在沟渠坑塘,恶臭熏人,蚊虫滋生。兴建沼气工程可变废为宝,需一次性投资几十万元、几百万元,但是养猪效益时赚时赔,很多养殖场不愿投资兴建沼气治污工程。
低成本高效治污首选光合细菌,成本低于化学治污、工程治污,这是微生物学和环保界的共识。在日常用语中,光合细菌是个陌生的冷词,顾名思义,它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它藏匿在土壤中、水体中、污泥中。在有光照但缺氧气或无光照但有氧气的条件下,它都可以把环境中的无机物或有机物,包括有害的化合物,转化为有益的化合物,可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可惜它在自然环境中太少了,需要人工把它分离出来,进行扩大培养繁殖,再注入污水。
人工配制培养基培养繁殖光合细菌成本低,而用米厂排放的“淘米水”培养繁殖光合细菌的成本更低,只是培养基的1/10。在信阳,光合细菌常用于鱼塘水质净化,有的地方也正在尝试用光合细菌治理养殖废水和城市臭水沟。据6月30日《信阳日报》报道,今年5月下旬,给污染程度在全省名列前茅的信阳市新申河一个区段注入300升光合细菌液体,一周后溶解氧增加了4倍,表明水质明显改善。可是因为排污口未能整治,使得光合细菌治污只能昙花一现。
整治排污口,持续注入光合细菌,那么城市臭水河就不难治理。在农村推广光合细菌,养殖污水也不难治理。光合细菌是治污微生物,是治污“神器”,哪天光合细菌成为人人皆知的热词,水污染或许就会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