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次公布主要河段水质
与上年同期相比,27个监测点有7个点水质发生变化,其中5个断面水质改善,2个断面水质有下降
在刚刚结束的8月份断面水质监测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我市27个监测点中有7个发生水质变化。这是我市首次公布全市主要河段水质情况。
由于我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产业因素和历史遗留问题,与省内其它市州相比,我市的“治水”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截至目前,我市共实施了10个饮用水保护和重点支流整治项目,对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展专项整治,取缔了衡南县云集、衡阳县西渡、耒阳市零洲新渡等6个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开展了1000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划分工作,并以蒸水、氵米 水和幸福河为整治对象,实施了蒸水城区段综合整治截污工程、幸福河截污工程和氵米 水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按照即将实施湘江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我市将实行“治”与“调”并举,重点将实施治理类和保护类重点项目400多个,系统推进“水污防体系、水安全体系、水保障体系、水生态体系、水文化体系和水管理体系”的六位一体建设;重化工企业搬迁入园、园区完成循环化改造。
目前,全市纳入考核、评价、排名的有27个监测点,其中Ⅰ类水质监测点1个,Ⅱ类水质监测点19个,Ⅲ类水质监测点7个。监测点主要以Ⅱ类水质居多,占监测点总数70%,Ⅳ、Ⅴ及劣Ⅴ类水质的监测点全部改善为Ⅱ类或Ⅲ类水质。从此次监测的情况看, 27个监测点中有7个断面发生了变化,其中5个断面水质改善,2个断面水质弱有下降。水质改善断面分别为:考核珠晖区的江东水厂、考核衡山县和衡东县的熬洲、考核衡东县的衡东水厂、考核衡东县的朱亭(交界断面)、考核祁东县的红旗水库。水质下降断面分别为:考核珠晖区的耒水入湘江口,考核衡南县的鸡市村(交界断面)。2个2016年新设断面与上月相比,1个水质类别上升,为考核衡南县的泉溪镇下游断面(交界断面);1个水质类别下降,为考核耒阳市的公坪村断面(交界断面)。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水质较好的河流都是上下游城市共同努力的结果,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河流生态修复、搬迁畜禽养殖、排污口整治等工作,通过对大批造纸厂实施搬迁、企业自身深度治理等措施,使湘江水质有了明显的好转。下一步,我市将每月向社会公布各监测点河流水质情况,并根据公众反映情况,适时完善城市河流监测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