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雨大,水浸街”这种内涝场景,或许不久的将来在河池城区很难再看到。10月21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承担编制的《河池市城市排水防涝暴雨强度公式》通过专家组评审,将为河池市排水专业规划和排水工程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设计参数。
暴雨强度公式是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排水专业规划和排水工程设计的基础,它给河池市政建设、水务、规划等部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准确的设计参数。在进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时,雨水管网的规划设计排水量应通过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因此,合理编制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是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和防洪排涝能力的现实需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河池市的短时强降雨呈上升趋势,加上城市发展使防洪排涝难度增大,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和经济活动。而现有的河池市暴雨强度公式是采用1952年至1972年的降雨资料编制的,距今有40多年,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城市发展和排水管网设计的需求。新的暴雨强度公式对科学计算河池市雨水排水设计流量、城市排水管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和管理的依据。
此次编制是利用河池国家气象站30年(1985-2014年)的降雨资料序列,采用“年最大值法”对历史降雨资料进行取样,采用皮尔逊-Ⅲ型分布曲线拟合和最小二乘法推算得到河池市城区暴雨强度公式。
会上,专家一致认为,该公式采用的数据翔实可靠,技术路线正确、方法合理、成果可信,研究深度符合要求,同意通过评审。针对专家和代表提出的暴雨强度公式修改意见,河池市将尽快修改完善,待批复后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