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节约资源消污染 蓝天碧水好家园
节约资源消污染 蓝天碧水好家园
发布日期:2009/1/16 13:25:17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业农村一方面资源消耗增长迅速,而单位资源的产出率始终在偏低位运行。另一方面,农业农村因生产生活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惊人,这种状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均不足35%,农村能源利用率仅为25%左右;农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近百万吨,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业农村污染已经占到全国污染的1/3以上。资源的不合理消耗不仅导致农村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也导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侵蚀。

    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集中反映,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产体系,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的呼声和要求愈来愈迫切。

    资源与环境在农村不应成为矛盾

    100多年前的西方工业文明带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即资源消耗(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当代一些地方发展的过程来看,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相辅相成。

    然而,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严峻的局面: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在许多农村广泛存在,且互为因果。从最普通的几项指数来看,农村用能方面:60%的农户生活燃料主要依靠于秸秆和薪柴,热能利用率低下,燃烧秸秆通常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国家每年三令五申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但秸秆焚烧依然屡禁不止。农村生产方面:初步估算,我国每年畜禽粪便排放总量达25亿吨,农膜年残留量高达45万吨,大量粪便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农村生活方面: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生活垃圾约1.2亿吨,大部分得不到有效处理,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农村工业方面:城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乡镇工业企业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企业污染点多面广,难以监管和治理……

    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黄鸿翔认为,这些日益凸显的矛盾和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循环农业的一大瓶颈。从去年开始,国家和各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开始扭转目前这种状况。

    2007年7月,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对节能减排作出宏观部署;今年7月,国务院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节能。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敏感水域、重点流域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加强畜禽养殖场管理、污染治理和粪便综合利用,适时开展氮、磷污染物总量控制试点工作。逐步减少和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

    至此,从中央到地方,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日益明朗。然而如何充分挖掘两者的潜力?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开动脑筋,也需要社会各界集思广益共同参与。

    构建节约型农村的“5只手”

    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充足的资源做保证,当城市和农村同样面临资源紧张时,节约资源消耗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现阶段,农村重点是围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以节肥、节药、节水、节地、节能技术推广为重点,构建农村节约型生产和生活方式。

    推进乡镇企业节能,尤其是加强乡镇企业能源消耗管理和节能设备更新改造,进一步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当前,乡镇企业存在的能源环境问题主要是能效低、能耗大、污染重。据统计,国内大约有2300万家乡镇企业,在这些乡镇企业中,制砖、铸造、水泥、炼焦4个行业能耗占整个乡镇企业能耗的56%,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的1/6。

    推进农业机械节能,更新淘汰部分老旧农业机械、高能耗老旧渔船和装备。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性能,推广节能型船用柴油机、燃油添加剂和主机余热利用、燃用重油等节能技术产品。这几年,全国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左右,但是机械本身的耗能比较高,机械节能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推进耕作制度节能,在广大农村建立起高效的耕作制度,积极推进农业耕作制度改革,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发展生态农业。四川省推广的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农田作业工序2-5道,每亩节水100立方米,节肥5公斤。

    推进畜禽养殖节能,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推广节能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资源调节畜禽舍温度,降低畜禽舍加温和保温能耗。

    推进农村生活节能,更新改造传统的省柴节煤炉灶和节能炕,加快省柴节煤灶(炕)的升级换代。推广应用保温、省地、隔热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节能型住房,在北方地区引导农民建造太阳房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在农村推广使用节能砖,具有广阔的节能减排前景。使用节能砖建1座农村住宅,可节能约5.7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4.8吨。如果我国农村每年有10%的新建房屋改用节能砖,那么全国可节能约86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212万吨。

    循环农业距离农家并不遥远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生产体系呼唤循环农业在广大农村生根发芽。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发展有机农业。

    实现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要推广节肥节药技术,进一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2007年,农业部在全国1200个县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今年将覆盖1861个县,在太湖、巢湖、三峡库区等重点流域建立一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在10个地市开展循环农业示范建设;积极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淘汰“跑、冒、滴、漏”的生产器械,减少农药用量。今后,这些措施还将延续和进一步完善,并在更多地方推广。

    从地方实践看,浙江、天津和广西等省(市、区)已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和编制规划,并投入巨大资金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设。广西在推动“生态广西”建设规划中,对资金安排使用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以确保按期取得成效。#p#分页标题#e#

    另一方面,发展生态型畜牧业,积极推进畜禽适度规模养殖,加强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在相对集中的规模化养殖场或养殖小区,重点实施畜禽粪污能源利用工程,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等技术,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近年来,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的“乡村清洁示范工程”在全国广泛开展,到2007年底,已建成1000多个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秸秆、粪便、生活垃圾、污水等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使3万多户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据农业部科教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国家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清洁工程的实施,并颁布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技术规范,总结推广一批建设模式,并带动地方建设400个示范村。

    此外,以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的能源转换为重点,优化农村能源结构,也是循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前景十分巨大,除了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微水电等开发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适宜地区广泛普及户用沼气,同时发展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推进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截至2007年底,我国沼气工程已发展沼气用户2650万户,年产沼气102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1600万吨标准煤,为农户直接增收节支130亿元。专家认为,照此速度发展,沼气将为我国农村能源建设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农村人居环境期待从根本上得以改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居环境得到逐步改善。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严重短缺,环境脏、乱、差,农村整体落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而且与城市的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

    当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着五大隐患:饮水安全隐患,给排水和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安全隐患,因过境道路和没有村中道路而产生的交通安全隐患,因人畜混杂、消防、防洪、卫生防疫而引起的公共安全隐患,以及因竖向规划不利而引发的社会不和谐隐患。

    据有关部门近两年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41%的村庄没有集中供水,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40%的村庄雨天出行难,72%的村庄畜禽圈舍与住宅混杂,90%的村庄使用传统的旱厕,90%的村庄垃圾随处丢放,90%的村庄没有任何消防设施。此外,由于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总体状况不良,也导致农民住房不断拆了建、建了拆,近年因拆建和自然损毁造成的年均损失约350亿元,不仅影响农民自身财富的积累,而且加剧了资源环境的紧张。

    农村人居环境落后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财政投入少,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空白状态,许多农村地区成为污染治理的盲区和死角;农村基层环保机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给农村环保执法造成很大困难;一些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不高,环境法制观念不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缺乏规划引导,管理缺位,使新老问题叠加。

    我国农村量大面广,发展状况参差不齐,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只能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村庄整治要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分清轻重缓急,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

    在经济发达地区,要加大治污力度,实行环境优先战略,巩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成果,加大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力度。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加大投入,重点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与环保能力建设。目前应把重点放在硬化村内主要道路,配套建设供水、排水沟渠及垃圾集中堆放点,治理人畜混杂居住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建设防灾设施和公共消防设施等方面。针对资源短缺现状,可以大力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广饮用水简易消毒净化技术,开发村镇生活垃圾、粪便的收集与堆肥处理技术,开发适合当地资源条件的建材生产技术和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等。

    值得注意的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发展经济与改善人居环境的关系。必须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生态农业,为人居环境改善奠定物质基础;二是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的关系。必须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公共设施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以农民为主体的公共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机制、村民议事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等。(黄朝武)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自动浇水、施肥、排涝 我国数字孪生水利建
河津市加快雨污分流改造 提升城市品质
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广
潍坊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率超五成,建成省级
北京海绵城市建成区达标率超36%
平凉市崆峒区打造“会呼吸”的美丽城市
亳州完成484个农村黑臭水体年度治理任务
引滦入唐:岁月长歌中的水韵新章
湖南湘潭:城市污水处理全面推行“按效付费
水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优势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3湖北两校携手推出黑臭水体治理利器
4服务“全域海绵” 赋能城市之美——亚井雨
5新型聚合物检测方法在防治水污染中的应用
6告别“开膛破肚”,排水管网“微创术”了解
7“数字巢湖”让流域水污染“标本兼治
8临沂市“黑臭河水体源头治理一体化污水处理
9美国未来20年将在污水基础设施上花费27
10跨界布局水环境治理!隧道股份环境集团揭牌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