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云南省大理市洱海保护治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云南省大理市洱海保护治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布日期:2009/1/16 13:48:50
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大理市在洱海保护治理方面,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湖泊实行休养生息”的精神,坚持“生态立市、生态强市”的发展思路,把洱海综合治理保护作为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通过各级各部门领导职工和全市60多万各民族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2004年以来,洱海水质总体趋于稳定,全湖水质总体保持Ⅲ类,其中20个月份达到Ⅱ类,2008年1-10月份(除5月为Ⅲ类外)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恢复,洱海真正地成为了大理人的“母亲湖”。洱海被国家环保部誉为全国保护得最好的城市近郊湖泊之一,彰显了走可持续发展保护洱海的成功之路。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位于大理市境内,属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流域面积2565平方公里,湖区面积250平方公里,湖岸线长128公里,有117条入湖河流,蓄水量28亿立方米。洱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上就是滇西的“鱼米之乡”,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和生物资源,是云南生物多样性分布比较典型的地区之一,具有供水、发电、农灌、渔业、航运、旅游和调节气候等多项功能,被大理人民誉为“母亲湖”。洱海流域内共有16个乡镇(含洱源县)、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58个村委会、912个自然村,总人口约8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4万人),人口密度为337人/平方公里。流域社会经济以农、牧、渔、旅游和电力为主,GDP占大理州国内生产总值的45%以上。成立于1984年的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负责洱海1966.00米(85高程),25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004年为切实加强对洱海的保护治理,大理州将州洱海管理局调整为市属市管,将隶属洱源县的江尾、双廊两镇划归大理市,实现了对洱海的统一管理。

  近几年来,大理市委、市人民政府坚持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生态建设之路,大力推进“两保护、两开发”,牢固树立“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的理念,累计投入15亿元,实施了洱海综合治理保护“六大工程”,使洱海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洱海水质富营养化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恢复,被国家环保部推广为“洱海保护模式”。

  领导重视,全民参与,严格奖惩,明晰责任。大理市委、市人民政府始终把洱海水污染综合防治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大理市洱海综合治理保护工作领导组,建立了41名副处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各部门、各镇(区)的工作机制,与市级44个部门签订了《大理市洱海综合治理保护目标责任书》,438名签责单位副科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交纳了洱海综合治理保护风险抵押金;出台了《中共大理市委、大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洱海综合治理保护的实施意见》,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的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广泛开展“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开辟了洱海保护治理专题、专栏、专访和新闻报道,组织洱海保护倡议万人签名募捐、有奖征文和歌手大奖赛等活动。编撰发放10万册《洱海保护法律法规常识》和中小学保护洱海常识等宣传读本,制作播出《洱海母亲湖》专题片,邀请白族民间艺人将洱海保护编为大本曲在全市范围巡回演出宣传,制作了5分钟的洱海综合治理保护宣传幻灯片,随“ 2131”电影放映工程在沿湖各镇村放映,“洱海清,大理兴”深入人心。

  在沿湖11镇和开发区成立编制为3—5人的洱海环境管理所,聘请1366名滩地协管员、河道管理员和农村垃圾收集员,负责洱海滩地、入湖河道和村庄的常年管护和日常保洁。并将洱海保护治理的各项任务和指标按进度要求进行量化,对各级各部门实行了重奖重惩的目标责任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将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层层实行风险金抵押和一票否决制。各级领导干部把压力变成了动力和台力,思想高度统一,真正把洱海保护治理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措施来抓,齐心协力抓环保,形成了分级负责、分块管理、属地治理、群防群治、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洱海治理保护的良好工作格局。

  立法保护,科学规划,建章立制,综合治理。1989年3月1日,大理州就颁布实施第一部湖泊管理的专门法规——《洱海管理条例》,1998年和2004年又两次对《洱海管理条例》进行修改,并先后出台了洱海水污染防治、水政、渔政、航务、垃圾处置、滩地管理等一系列实施办法,体现了“保护第一,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永续利用”的原则,使洱海保护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洱海保护治理法律法规体系。编制完成了《洱海水污染防治规划》、《海西田园风光保护规划》、《洱海北部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规划》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专项规划,确立了洱海保护为中心,以生态环境为优先,布局大理城市建设。大理市多措并举,积极实施洱海综合治理“六大”工程,确保“洱海清、大理兴”。一是环洱海生态工程稳步实施。完成了取消洱海机动渔船动力设施、取消网箱养鱼的“双取消”和退田还林、退塘还湖、退房还湿地的“三退三还”工程。实行洱海全湖半年休渔和渔船集中入港管理制度,全面取缔9艘湖内挖沙船、127艘机动运输船、15艘渡口船,对102艘小旅游船减量重组,仅保留了52艘从事营运。种植植物170多万株,建成58公里环洱海生态湖滨带建设,恢复湿地面积1040万平方米。开展水生植物专项治理,进行鱼种投放,恢复洱海沉水植物,建成18平方公里的洱海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保护洱海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二是污水处理和截污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建成环洱海综合截污干管(渠)49.74公里、城市排污管网153.9公里,新建成2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6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初具规模,为洱海水质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扎实开展。推广测土配方、控氮减磷、优化平衡施肥73.1万亩,降低氮、磷化肥亩用量15—20%以上。完成无公害蔬菜基地7.3万亩,调整大蒜种植面积2万亩。开展全面取消使用化学除草剂,提倡人工薅锄、提倡使用有机肥、提倡稻田养鱼的“一取消、三提倡”工作,整顿农药市场,清理假冒伪劣农药和高毒高残留农药,查处高毒农药11853件。开展太阳能牛粪中温处理系统、奶牛粪便定点收集还田试点工作,建成沼气池1.9万口、公厕115座、尿粪分集式生态卫生旱厕1600个,减轻了洱海流域面源污染。四是入湖河道和村落垃圾处理工程顺利推进。综合治理苍山十八溪、波罗江等河流,建成40个村落污水湿地处理系统。全面推广“农村定时定点收集清运垃圾”模式,配备垃圾清运车39辆、轮清运车650辆,建成农村垃圾中转站10座、垃圾收集池1450口,1个大型垃圾处理场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初步建成了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网络。五是洱海面山绿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新成效。在洱海流域的面山、近山退耕还林5.2万亩,建成公益林3.5万亩,配备管护人员609名,对97.1万亩森林进行管护;在全市实施万株大青树种植工程,绿化村镇道路258.246公里,绿化城市面积972.02公顷;实施标准化小流域治理8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5.876km2;六是洱海环境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取缔洱海周边石灰窑110座、简易厕所141个,取缔面山采砂、取石640户。开展流域“三禁”工作,在流域内104个自然村全面禁牧山羊,实施流域禁磷、禁白,收缴1726件含磷洗涤用品、1700万个塑料制品,减轻了洱海流域环境污染。科学调度洱海水资源,坚持洱海高水位运行,将洱海从云南省电网枯季调峰地位改变为以环保为主,切实做到人工调度运行与改善洱海水环境质量的有机统一。#p#分页标题#e#

  统筹兼顾,优化布局,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加强工业结构调整,依法对下关、大理“两城区”及洱海周边高耗能、高污染的云南人造纤维板厂、大理造纸厂、大理市化工厂等一批企业实施关闭,促使大理市洱滨纸厂、大理水泥厂、华能水泥厂、大理市上和水泥厂、大理红山水泥厂等一大批企业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并实现达标排放;在洱海下游和下关城区下风口的凤仪片区规划47.32平方公里的大理创新工业园区,用排污干管与环洱海排污干渠实现连接,建立严格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重点发展新型工业和物流产业,新建和搬迁了滇西纺织印染厂、力帆骏马、金穗麦芽、大理民塑等一批大中型企业。搭建新的投融资平台,创新成立大理洱海保护投资建设(国有独资)有限公司,统筹洱海保护治理投融资和项目建设,经营管理洱海管理区域内已建成的湖滨带、洱海码头、环湖污水处理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为洱海保护治理搭建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保护资金。并率先在全省采用BOT方式由私营企业投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依靠社会力量治理污水。建设生态经济示范镇。立足于市情,调整完善治理思路,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实施了建设洱海北部生态经济示范镇,把占洱海70%入湖水量的北部“两江一河”生态湿地建设作为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升入湖河流水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通过区域环境改善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实现环境经济互动补偿。建立洱海流域规划建设项目审查机制,严格流域项目审批,对凡是浪费资源、污染洱海、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予引进发展,一切开发建设和发展都服从于、服务于保护洱海。四是加大流域综合监管力度,建立综合执法巡逻机制,实行滩地管理承包责任制,坚持每日巡查制度,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2万余起。

  当前,洱海的保护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随着流域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增长,各类污染物随之增加;同时,洱海湖体由于多年的污染物积累,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加之原有的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目前虽然得到一定恢复,但自净能力还比较弱,洱海保护治理的形势依然严峻。在今后洱海保护管理方面,我们将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态建设为主线,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创新工作思路,创新保护管理方式、方法,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洱海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富营养化的有效控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扎实推进洱海综合治理保护“六大工程”建设。按照“政府主导、规划治保、科技先行、化整为零、属地治理、分类实施、绩效考核、跟踪问责”的原则,继续全面扎实地推进洱海流域城镇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生态修复和建设、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和环境管理与能力建设等洱海保护治理“六大工程”建设。

  实施洱海北部四个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立足洱海上游入湖口北片区喜洲、上关、双廊、挖色四个镇独特的区位和环境条件,以提升洱海水质,提高区域内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加快实施以弥苴河入湖河口水质净化生态湿地示范工程为重点的“两江一河”生态湿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控制面源污染。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公司化运作的模式,充分发动群众,打一场保护洱海发展生态经济的攻坚战,实现到2010年洱海水质争取年均8个月以上达到Ⅱ类水的标准,辖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15%以上的目标。

  健全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洱海流域环境质量目标责任制”和“洱海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目标责任制”,按照“分级负责、分块管理、化整为零、属地治理”的要求,制定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体系,落实责任人,明确各阶段的量化考核目标,对区划分界、河流交界、入湖河口水环境质量指标进行监测,将洱海流域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跟踪问效,定期将考核结果进行公布,严格奖惩,坚持一年一考核一奖惩、四年总考核总奖惩。

  完善洱海保护治理环境项目审核、审批机制。成立由相关部门参加的流域建设项目专家审查组,按照洱海湖泊自然规律的要求,遵循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原则,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决策机制,实行统一的洱海流域建设项目的指导和审核制度,对洱海流域实施的建设项目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严格、科学的审查决策,保障经济社会与洱海保护协调发展,力争达到最佳的综合效益。

  强化监管,加大城乡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力度。坚持依法治理,依法管理,创新和完善城乡综合执法监管机制,统一行使行政执法管理,发挥综合管理效能。开展流域违法排污企业清理整治,集中力量查处宾馆、饭店、小印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凡是不达标或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必须限期整改,逾期不能达标的坚决关闭;建立动态在线监测网,核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发排污许可证,征收排污费,实行严格环保监察,建立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加强信息公开,致力全民参与保护。加大洱海保护治理信息公开力度,定期发布洱海流域环境信息,公开重点河流水质、洱海水质状况、重点污染企业环境行为、限期治理企业污染等信息;定期公布洱海保护治理目标责任书实施进度和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处理情况,及时、准确地为公众提供洱海保护信息,接受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洱海保护治理宣传,抓好洱海流域农村的宣传教育,造就声势浩大的洱海保护舆论氛围,尤其是从娃蛙抓起,使“保护洱海人人有责,共同参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深入人心。(执笔:王正明)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中建三局绿投公司一项成果入选2024年水
延吉市雨污分流提升改造工程进入第三阶段
滨州市城乡水务局:坚持水安全、水生态、水
四川海绵城市达标面积1205.1平方公里
杭州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全国领跑
云南省水利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云南省中
国内首台!QY-50隧道排水沟清淤车出厂
烟台市区24处积水点位进行改造
全国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成果凝练工作会在
“技术河长”助力河湖精准治理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3湖北两校携手推出黑臭水体治理利器
4服务“全域海绵” 赋能城市之美——亚井雨
5新型聚合物检测方法在防治水污染中的应用
6告别“开膛破肚”,排水管网“微创术”了解
7“数字巢湖”让流域水污染“标本兼治
8临沂市“黑臭河水体源头治理一体化污水处理
9美国未来20年将在污水基础设施上花费27
10跨界布局水环境治理!隧道股份环境集团揭牌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