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的睡莲、丛丛滋生的美人蕉……这些植物并不单为美化风景,而是锡山区实施生态水体修复的“新式武器”。如今,依靠这种治污技术,锡山区120多条昔日脏黑的村庄河道奇迹般地重现碧波。日前,该区两项相关技术,已被省有关部门列为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推广典型。
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锡山区拟保留204个分散村庄。经过多年的整治,部分村庄河道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但还有不少河道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即便是整治过的河道,由于污染源无法彻底切断、水体流动性较差和原有底泥的淤积等原因,水体生态系统也并没有完全形成。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该区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利用水生植物治污的新途径。
改善河道水质,重建水系生态圈是关键。自去年开始,锡山区结合开展村庄整治,在相关科研院校帮助下,选择羊尖镇水墩上、安镇谢埭荡、东港镇东南村陆家弄等村庄河道做试点,采用生态演替式水体修复技术,即前期先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中期大量种植菖蒲、美人蕉、水葫芦、茭白等水生植物吸收水体有机物,后期投放鱼苗和螺蛳等完善生物链,最终使水体具有稳定的自净功能。这种治污技术不仅具有生态治理的特点,而且治污成本又相对较低。因此,很受当地农民的欢迎。目前,这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鲜活“样本”,已被区内60多个村庄“克隆”。
据了解,今后,锡山区还将根据村庄河道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采取河岸垂直绿化、浮岛种植等多种方式,合理种植各类水生植物、旱湿两栖植物和陆生植物,完成对所有村庄河道的生态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