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下午,从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抗震救灾指挥部震后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攀枝花市“8?30”地震后,工业企业没有发生因受损带来的环境影响事件,放射源方面没有发现流失和泄漏情况,饮用水质各项指标未超标、未发现异常。
据介绍,地震后,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地震引发次生环境安全事件,市环保局分别组成7个现场工作组,围绕全市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部位,特别是尾矿库、焦化废水、沿江水环境、民用设施和辐照装置、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厂)、涉氯涉酸企业、各种堆场开展次生环境安全隐患排查。
截至9月2日上午11:00,全市环保系统共排查企业368家次,共发现有37家企业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有不同程度受损,但没有发生环境影响事件;截至9月1日下午18:00,共排查了26家涉源单位,没有发现放射源流失或泄漏的情况。在饮用水安全方面,通过断面取样应急监测,水质各项指标未超标,与震前相比未发现异常。
在对大龙潭乡境内进行应急监测后显示,各指标均未超标,未发现污染物异常。同时,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8月29日、8月30日、9月1日、9月2日,全市空气质量为良,8月31日全市空气质量为优;截止9月2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3%。下一步,我市还将继续开展次生灾害排查,深入开展环境隐患整治,切实加强饮用水源的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据介绍,截至2008年9月2日上午9时,此次地震灾害已累计造成41个乡镇、12个街道办事处受灾,受灾人口205679人,其中,因灾死亡5人,受伤267人,紧急转移安置灾区群众61301人,饮水困难人口49947人;因灾倒塌房屋1459户5194间,房屋严重受损23511户73360间,房屋一般受损29051户99673间。交通方面,全市交通基础设施严重受损,17座桥梁受损严重,受损公路134条,受损客运站5个,受损道班9个,受损码头3个。
地震发生后,截至9月2日中午12时,全市各医疗机构已救治轻、重伤员271人;截至9月2日上午11时,全市已经接收救灾资金415.4798万元,接收各类型号帐篷1774顶,加上我市原储备的救灾帐篷,现已发到各灾区的帐篷共计5256顶。已安排口粮救济款24.9万元,救济粮29.65吨,救济口粮人口16310人;已安排衣被救济款2万元,衣被救济数量635件,救济人口1100人;据不完全统计,直接用于受灾群众生活资金294.4万元。
市民政局、市环保局、市交通局、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在会上发布了相关新闻。中央、省级、境内外媒体和市级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