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市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仅为173立方米,为全省人均量的一半,全国的十二分之一。作为全国著名的能源重化工城市,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导致需水量急剧增长。由于地表缺水,只能长期超采地下水,造成水位下降、泉水断流、地面沉降、水体污染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缺水状况将更为严重。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省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供水企业亏损严重
为了保证太原市的建设和发展,国家、省、市投巨资建设了引黄工程。引黄工程引水距离较远,地形复杂,需提高的扬程,运营成本巨大,引黄水进入太原增加了全市自来水运营成本。
据了解,我市城市公共供水由地下水和黄河水两部分组成。地下水由市自来水公司提取、净化处理,经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输配至用户端。黄河水由万家寨引黄水利枢纽工程提水,省引黄工程总公司输送至我市,经呼延水厂净化处理后,并入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由市自来水公司统一输配和销售。目前,黄河水省市交接价每立方米2.28元,呼延水厂单位处理成本为每立方米0.95元,市自来水公司输配成本为0.77元,加上平均供销差率、税金等,引黄水终端销水单位成本约为每立方米4.91元。地下水单位销水成本每立方米1.59元,两项加权成本约为3.04元。目前,我市现行平均销水价格为每立方米2.5元,倒挂十分严重。市公共供水企业每供1立方米黄河水,亏损2.41元。用地下水销水收入弥补后,每立方米仍亏0.84元,全年亏损就达到了12362万元。
-引黄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据有关资料表明,引黄一期工程每日供水能力40万立方米,由于大量自备井的存在,引黄水日用量只有供水能力的一半。
为充分发挥引黄工程效益,科学配置水资源,保护地下水,2003年起,我市开始关闭自备井,要求至2008年8月底,太钢、太铁、太航等单位自备井全部关闭,置换地下水8.5万立方米;至2009年8月底,经延伸水管网关井后,引黄水相应置换区域地下水每日9.6万立方米。届时,引黄水供应量将达到39万立方米每日,引黄太原城市给水首期工程效益基本得到全面发挥。太钢等用水大户积极带头关闭自备井,为全市关井压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然而,我市关井情况不容乐观。少数企业以“经营困难、特殊需要”为由,拒不执行省市政府关井压采的政令,令人担忧。
-污水处理厂难以运转
我市现有污水处理厂六座,总设计能力每日43.25万立方米。其中城市污水处理厂四座,涉及处理能力每日26.64万立方米,另两座为太钢、太化的工业污水处理厂。目前全市每日污水排放量69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62%。经测算,全市现行污水集中处理成本每立方米约为0.7元,而目前我市污水处理费平均征收成本只有0.33元,在全国省会城市最低。
污水处理收费偏低,导致我市污水处理厂难以维持正常运转。2004年-2006年,全市收取污水处理费年均3500万元,市财政每年尚需补贴2100万元。收取的污水费不能满足现行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更无法用于新建或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的再生利用。
-老化管网急需改造
按照有关要求,我市要在关井压采的同时,积极进行引黄供水管网建设,以引黄水置换地下水,并根据情况实行分质供水。居民生活用水要多供地下水,工业、生态用水要多供引黄水。然而,由于自来水公司资金严重短缺,管网建设严重滞后。
据了解,按照铸铁管使用年限25年、钢管使用20年的规定,自来水公司现有管网中,上世纪60年代安装的管道259公里,上世纪70年代安装的管道95公里,已超过使用年限。在一些旧城区和小街小巷,日伪时期和解放初期的管网仍在运营,爆管事故经常发生。这些管网口径较小,管网分布于城市发展需要差距很大。引黄水进入太原后,水压骤然增大,年久失修的管道经常发生爆管事故,严重影响着城市的供水安全。#p#分页标题#e#
我市尚未全部实施“一户一表,抄表到户”,在总水表计量的情况下,由于管网陈旧,跑冒滴露造成的损失经常由所有居民分摊,由此造成的社会纠纷年年都会发生,并由此造成了水费收缴难的现象,水费大量流失。根据国家规定,省建设厅、省物价局出台了《山西省城市供水“一户一表”实施意见》,规定“一户一表”改造费用由政府、供水企业与用户按一定比例分摊。但由于自来水公司亏损严重,“一户一表”改造至今未能完成。
-多项举措节约用水
2008年8月中旬,省政府大院内使用了12年的自备井关闭了,自来水进入了院内各办公楼和居民家中。此前,太钢承诺年内关闭所有自备井。按照我市关井压采方案,2009年8月底,全市主要自备井将全部关闭。届时,太原市将迎来统一配置水资源的新时代。
对太原市来说,地下水是极为珍贵的资源。只有全社会努力,大力关闭自备井,引黄工程效益才会得到充分发挥;只有全社会尤其是耗水量巨大的工业企业积极推行节约用水,太原地下水生态环境才有可能好转。必须综合采取经济、法律等手段,让节水者得实惠,浪费者付代价,节约用水才能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目前一些城市采取“阶梯式水价”和“差别水价”,浪费水付出双倍甚至三倍代价,国家限制类、淘汰类企业支付相当于居民数十倍的价格,取得了很好成效。我市是不是也可以尝试呢?本报记者 武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