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含磷量本身就很高;巢湖、裕溪二闸建成后,巢湖水不能有效换水;流域内排污总量不断增加;农药、化肥、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等无序排放,导致有合肥、巢湖两市“母亲湖”之称的巢湖水越来越脏。
7月份,省政协副主席郑牧民率近30名合肥、巢湖两市的省政协委员,对巢湖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就巢湖水污染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蓝藻今年已监测到巢湖蓝藻11次
现状:夏季是巢湖蓝藻多发的季节。2004年~2006年,卫星监测到巢湖出现了24次蓝藻;2007年监测到18次;2008年,最早于6月2日监测到蓝藻,7月7日以后多次监测到蓝藻,主要集中在西半湖,其中较为严重的是18日监测到的西半湖出现约150平方公里的蓝藻。
委员建议誅省政协委员、省气象局局长翟武全建议,环保和气象等部门进一步完善信息交换、共享和技术合作、工作协作机制,建立环保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巢湖蓝藻监测、预警会商制度。[关键词]崩岸巢湖每年吞噬390亩土地现状:巢湖崩岸平均每年崩塌后退4.03米,崩塌入湖的土地面积为390亩。沿岸大块农田被浸入湖内,农民失去土地,沿岸房屋、水井、抽水站等生产生活物品被淹没,对老百姓生命财产构成威胁。大量泥沙进入湖内,加快了湖盆淤积和岸线演变速度。
委员建议誅省政协委员、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局长吴玉龙提议:开展巢湖岸带变迁与区域构造运动关系的研究,进行巢湖岸崩的形成机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工程治理和生态治理两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岸崩防治对策和治理方案。合理设定巢湖水位,使沿岸植被有充分的露滩机会,在保证生活用水及农业灌溉用水的条件下,适当降低巢湖水位。
[关键词]农业污染一半来源于面源污染
现状:巢湖富营养化已经高居五大淡水湖之首。流入到巢湖的营养性污染物中,来源于面源污染的氮占69.54%,磷占51.71%,总体上面源污染约占巢湖污染总负荷的1/2。农业面源污染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化肥、农药、农膜用量过大,有效利用率低,土壤残留逐年累积等。
委员建议誅省政协委员李学良建议,针对化肥中大量流失的氮、磷,为蓝藻生长创造了条件,提供一些小册子,介绍化肥的合理应用,加大缓释肥料的应用。推广简易的污染处理方法,要立竿见影,农民不相信长时间的成效,办法要简单易行、方便实用。
[关键词]工矿业污染每天近53万吨污水入湖
现状:目前巢湖流域内有化工、塑料、制药、造纸、化肥、农药等工矿企业3000多家,这些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不仅量大、污染物含量高,而且种类复杂,城市居民每日排放的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营养盐及有机质,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入湖。巢湖每天接受的工矿企业排放的污水总量近53万吨,污水中富含的大量污染物和营养盐导致湖水水质恶化。
委员建议誅省政协委员、合工大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汪家权表示,控制污染源头排放量,不仅要严格控制各类企业排放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还要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总量,尽量降低排放入湖的污水量。
[关键词]立法滞后10年前法规跟不上形势
现状:每一次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发生,都反映了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就是对治理污染的认识和重视存在不到位的问题。我省现行《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是1998年通过的,从1999年开始施行,在巢湖流域污染治理中虽然发挥了作用,但是已经滞后,需要加以修改。
委员建议誅省政协委员、合工大人文经济学院副院长吴椒军提出: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应当明确规定对巢湖流域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规划、建设项目进行环评。整合现有执法资源,建立巢湖流域污染防治统一综合执法机关,隶属省环保局,逐步建立流域和区域多层次的行政执法联合巡查制度。(张志娟 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