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全面衰退,中央紧急启动了4万亿投资计划。一方面加大投资、拉动内需以弥补出口和消费不振导致的经济增速下滑,维持就业,强化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利用这部分投资尽可能弥补过去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之间的落差,协调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同步与不协调。解读中央4万亿投资的初衷,有两个特点非常明显:一是要通过投资维持或拉动经济的整体增长,即强调4万亿投资要在经济链条中实现"放大效应",而基础设施无疑是这一放大效应的最佳转换器之一;二是通过投资尽可能弥补过去在民生方面的欠账,缓解过去"快经济"和"慢社会福利"之间的不协调,从这一点看,覆盖全社会的环境福利无疑应当首当其冲。综合以上理解,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具备了4万亿投资所期望的两大基本特质。
近期中央分拆的4万亿投资盘子中,规划有3500亿元用于生态环保建设领域,而这其中非常突出的一个投向就是污水处理基础设施领域。就像4万亿投资要有一个合理的投资规划布局一样,投资于污水处理基础设施领域的资金也应进行合理的分布和解构,只有这样,新增投资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中央当初4万亿投资的规划目标,也使用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投资更加富有效率和社会效益。
从资金角度来看,由于节能减排工作在地方的强力推动以及地方政府的环境目标责任制不断强化,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需求旺盛。根据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目标,2006年到2010年5年内需新增投资3320亿元,而从目前得到的有效统计来看,2006、2007两年在污水处理基础设施领域内仅完成了741亿元的投资任务,"十一五"后期面临的投资压力依然很大,地方政府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是迫切的。此外,即使"十一五"污水处理建设投资的规划目标得以实现,大中型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能够得到显著提高,但大多数县城的污水处理能力仍然不到30%,而小城镇及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更是空白,因此后续的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依然较大。与此同时,污水处理设施的资金渠道并没有获得有效拓宽,投资主体没有呈现数量和来源上的较大变化,这也就意味着在"十一五"后续两年,要完成污水处理设施投资目标将面临极大挑战,资金紧张仍然是制约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瓶颈。中央政府特别推出的4万亿投资给污水处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与污水处理设施领域巨大的投资需求相比,目前预计实际能够投入的资金只能解决这一领域面临的部分问题。因此,目前这4万亿中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资金应当更加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尽可能实现拉动经济与提高环境质量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