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铺设截污管网5000公里
新增化学需氧量削减能力12.1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逾八成
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08年,江苏省县以上城市新增污水集中处理能力116.5万立方米/日,铺设污水截流管网超过5000公里,一年新增化学需氧量削减能力12.1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首次突破80%。
长期以来,由于各地普遍存在着污水截流管网建设明显滞后于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的现象,导致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饿肚皮”,严重制约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的提升和减排效益的发挥。针对这一状况,江苏省确立了“大建城镇污水处理厂,主干污水管网配套须先行”的目标,将其作为2008年推动减排的重中之重。
大幅增加财政直接投入
江苏省从建立激励机制入手,确立了“厂网并举、管网先行”的目标。从2008年起,各级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把污水截流管网铺设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大幅增加财政直接投入。
仅2008年,江苏省级财政就安排48.6亿元资金,用于支持重点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截流管网铺设工程建设等,省级财政投入比上年增长了22.37%。江苏省政府还明确规定,太湖流域各市(县)每年新增财力的10%~20%,必须专项用于水污染防治和污水截流管网铺设工程等。据统计,2008年太湖流域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60个,完成重点管网扩建工程28个,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超过60万立方米/日。
无锡市在7年间铺设污水截流管网800多公里,2008年,无锡市又明确提出,以减量为前提,减少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以控制为基础,保证生活污水集中入网,力争3年内实现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仅2008年,无锡市就投资10多个亿,再建截流管网1550公里。
为有效破解经济实力相对薄弱地区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江苏省财政每年专项安排0.45亿元,专门用于淮河流域财政困难县(市)的截流管网项目建设,并采用“以奖代补”方式,充分调动地方建设污水收集管网的积极性。据统计,2008年江苏省淮河流域8个省辖市共筹措资金26.3亿元,新铺设污水截流管网1800多公里。
广泛吸纳社会资本
江苏省采取多项鼓励措施,吸纳各类社会资本,用于污水截流管网的市场化运作。2008年江苏省太湖流域把污水处理费调整到每吨1.30元~1.60元,苏中、苏北地区也相应调整到每吨1.00元~1.20元,调整后的全省污水处理费平均价格比2000年提高了4倍多。不断提高的收费价码,有力地刺激了各类资本投向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截流管网建设领域。
宜兴、丹阳、武进等地已将全市(区)所有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截流管网建设打包招标,实行市场化运作,既解决了政府短期内融资的困难,又实现了污水处理厂网的专业化建设与运营。
积极落实奖励政策
江苏省还积极落实了专项奖励政策。省政府专门设立了每年两亿元的省级节能减排专项引导资金,2008年根据化学需氧量减排量等环境绩效,重点对污水截流管网铺设等减排工程,给予补助奖励。
同时,江苏省建立了各级政府年度环保政绩考核体系,把污水截流管网建设、污水处理率提升等作为考核污染减排的“硬杠杠”。
2008年,江苏省各地纷纷修编和完善了城镇污水截流规划,重点加快了城镇生活污水截流管网建设。各乡镇也编制了镇域收集管网详细规划,增强了规划指导的科学性。(李玉芳 闫艳 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