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海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服务业、生活用水量大幅度增加,随之而产生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也逐步上升。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问题成为了众多市人大代表关注热点。
市人大代表胡德智、符儒明共同表示,目前,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为30万吨/日,收集范围1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00万人,然而,中心城区内大都是采用合流系统或截流式合流系统,部分新改造区域和新开发住宅采用雨污分流系统,但系统混乱,以致在雨季以及海水位较高的时段,海水、雨水仍大量进入管道系统,对污水厂有限的处理能力造成了浪费。老城区地下管网资料严重不全,管道系统缺乏甚至无人管理,使管网年久失修,堵塞、破损情况十分严重,造成的生活污水排放不畅和污水满溢问题,致使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市区河沟道或渗入地下,造成市区河沟道普遍发黑发臭,河沟道水质及浅层地下水水质恶化日趋严重,也造成了部分市民日常生活的不便和居住环境的破坏。实际污水收集量远达不到30万吨/日,大大降低海口市污水的有效处理。由此,实施污水截流工程,完善地下管网建设,增加污水收集量成为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治理城市水环境、改善市民居住条件的关键。
由此市人大代表胡德智、符儒明共同提出三点建议,建议第一首先认真做好地下管网普查工作。全面开展海口地下管网资料普查,对各地下管线的位置要进行详细、全方位的调查(包括燃气、高压电缆等带有高度危险性的管线),建立完整的地下管网资料,实现地下管网基础数据库,加强对相关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数据更新,逐步建成数字化管理为核心的综合管理系统,以便对海口地下管网进行有效的规划,实时监测、修复、更新,形成对地下事故隐患的及时预警,消除地下安全隐患。
第二,加快编制海口地下管网专项规划。因老城区地下管网资料严重不全,市政府应尽快完成地下管网普查的基础上,按《海口生态市建设规划》的要求,加大海口地下管网建设投入,加快编制专项规划,按规划实施地下管网工程建设项目,改变城市地下管网工程建设与城市道路建设不同步,污水管网系统混乱、随意破路、多头业主的“拉链式”建设、破坏城市绿地等责任不清、投资效能低下的状况。切实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增加污水收集量,保护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第三,明确地下管网工程建设目标。地下管网设施(特别是污水管网)建设滞后,不仅关系建设大都市的形象,关系海口的生态环境质量,更是关系百姓安危。市政府应根据《海口生态市建设规划》规定的近期水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依据市财政能力,将地下管网工程建设目标计划,分解到年度发展计划之中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