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嘉陵江水质已恢复到了二类水域水质......”这四川广安市武胜县环保局在采样监测嘉陵江水质后得出的结论。
嘉陵江是武胜县的母亲河,纵贯全境117公里。由于该县境内建有两个中型电站,江水自净能力减弱,以及城镇发展所产生和排放的大量生产生活废水,致使嘉陵江水质由2003年前的二类水域水质,逐年下降为三类水域水质。为了使嘉陵江母亲河重现昔日的风采,为流域群众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近年来该县从源头抓起,强化整治措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信心,打响了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治理和保护生命之源的攻坚战。
重宣传 增强水环境保护意识
近年来,武胜县把《水污染防治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县环保部门每年利用“3.22世界节水日”、“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环保纪念日,采取电视讲话、设立街头宣传站、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以提高全民的水污染防治意识。同时还将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武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制定和出台了《武胜县环境保护“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关于加强县城和农村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水资源保护文件。全县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还将环保指标列为年终考核内容。建立健全了水环境和水资源保护相关制度,形成了“政府领导、环保部门监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水环境保护机制,为《水污染防治法》进一步贯彻落实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出实招 推进水污染治理
2007年,一家废铅冶炼企业想到武胜落户兴业。经过环评,这家企业最后以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被该县拒之门外。为有效防治水污染,武胜县工商、文体、建设、国土等职能部门把新引进企业是否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行政审批的前置条件。近3年来,武胜县依法对全县88个新、改、扩建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否决了4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督促指导华润雪花啤酒公司,投资600多万元建成污水处理站,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县人民医院、天兆食品公司、广安鑫光铁塔公司等企业也先后投资近百万元建设了治污设施并投入运行。此外,该县万千公司白坪猪场和华封猪场按照环保要求,也积极修建了专业的污染治理设施。为强化县城区污水处理,解决城市发展、人口增多所产生的大量废水、污水。该县投入4000万元资金,历时4年建成日处理废水2万吨的县污水处理厂,2007年开始试运行后,年处理县城生活污水达到了219万吨,实现了县城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有效降低了县城生活废水对嘉陵江水体的污染,其污水处理效果受到了国家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的充分肯定。
强监管 确保水环境安全
武胜县环保部门坚持每年对涉及全县“一江四河”及饮用水源地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查处企事业单位是否有暗管偷排、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项目未批先建等违法行为。3年多来,武胜县共依法取缔非法排污口四处,关闭了两家给江河造成污染的企业。县环保、水利、海事等部门还联合开展对嘉陵江武胜段网箱养鱼、船舶排污等进行清理、整顿。去年依法对中心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一网箱养殖场进行了查处,责成养殖业主将私自移动到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网箱及时移到了保护区外。同时县环保部门还加大了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去年以来该县已先后对未办理环评手续并非法排放油污,及倾倒废水造成水体污染行为的两家企业,分别给予了2至5万元的行政处罚。为确保治理效果,该县人大常委会还组织强有力的人大代表视察组,分赴全县乡镇、各相关部门、企业,督促各相关部门抓好水污染防冶工作,以确保全县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由于采取的措施得力,该县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据县保部门介绍,通过加大对污染源的有效治理。目前,武胜县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水质均优于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