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在山东省商河县尹巷镇大王集村自来水厂竣工仪式上,村党支部书记王少泉激动地对记者说:“今天,我们大王集村降氟水厂投入使用了,周围10个村庄的4000多人,终于喝上安全水了。你看看,来了这么多乡亲,多高兴啊!”2006年,商河县为彻底解决“高氟水”危害,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结合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等“五化”治理模式,投入1.2亿元,采用“新型滤料活性沸石吸附降氟技术”,建设了31处降氟改水工程,使50万农民喝上了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自来水。
商河水务局局长井国华介绍:“商河地下水含氟量严重超标,氟离子平均含量为3毫克/升,最高达7毫克/升以上,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3倍。长期饮用高氟水,轻者表现为氟斑牙,重者导致氟骨症、罗圈腿、罗锅腰、四肢瘫痪等。”
为彻底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2006年商河县委、县政府确定:把降氟改水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此,商河聘请省市水利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结合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编制了《商河县农村饮用安全水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五化”治理模式,在沙河乡、韩庙乡、怀仁镇、尹巷镇等六个试点工程成功基础上,全面推广了“新型滤料活性沸石吸附降氟技术”,运用沸石吸附和离子交换的双重功能,除掉水中超标的物理、化学、毒理学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等。
为解决降氟改水治理投入难题,商河按照“政府投入与社会筹集相结合”的筹资思路,采取“政府补助、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机制,县财政安排3000万元,水利部门投入6639万元,乡镇筹集1800万元,企业投入561万元,解决了1.2亿元工程投资。
为确保降氟改水工程质量,商河实行了“三制、四统一”制度。“三制”,即招标投标制,在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邀请专家评标,由纪检、审计等部门监督;工程监理制,聘请权威监理单位,实行全程监理;质量终身负责制,聘请法律顾问,负责与供货厂商和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对转包分包的中标单位,坚决予以辞退。“四统一”,即统一规划,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统一标准,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严禁私自设计和私自施工;统一监理,实行监理人员一票否决制;统一验收,阶段性验收不合格的,坚决返工,所有工程验收合格后,发给完工证。
为确保供水质量,水务部门投入150多万元,建成了水质监测中心和8个水厂化验室;购置了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等检测仪,可检测60多个指标配置;配置了“在线监测仪”,建立了水源水质预警系统,随时了解水质状况,调整工艺参数,确保水质达标;建立了“给水管网水利模拟系统”,及时了解整个管网压力、流量、水质等情况,提高供水可靠性。
在供水工程管理上,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实行“建管分离、分级负责”管理体制。县水务局负责进行宏观管理,主要负责技术培训、指导和监督;降氟改水工程建成后,移交乡镇管理,以乡镇水利站为依托,成立“用水协会”。“用水协会”由乡镇分管领导任会长,供水站所在村庄支部书记任分会长,用水村庄的村民代表为会员,具体负责供水、核价、收费、维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