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年报》报道,近来,对广州餐饮食品及相关产品的抽检结果显示:近一半的大米存在镉含量超标。人病了要看医生,那么土壤“病”了该怎么办呢?记者昨天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曹心德教授及其所带领的科研团队研发出土壤与地下水一体化修复技术,不仅能让受污染土壤“恢复健康”,还能有效防止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镉、铅等重金属。
大地“病”了
“重金属一旦入土壤和食物链,去除就十分困难”
土地,正变得越来越陌生,因为它“生病”了。
所谓土壤污染是指:“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曹心德介绍,土壤污染包括无机物污染和有机物污染,像镉、铅、砷等重金属污染属于无机物污染,在整个土壤污染中,重金属污染比例占了65%。
据统计,目前全国受污染的土壤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1/5左右,总面积超过2000万公顷,农田污染修复规模高达50万亿元。此外,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转型发展,大量工业用地转为商业居住和公共用地。遗留下来的污染场地,也就是常说的“棕色地块”给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潜在危害。曹心德教授介绍,目前,像这样的城市污染地块,全国至少有30万块,修复成本高达300多亿。
“土壤生起病来比较隐蔽,会跟人们玩潜伏,镉一旦进入土壤和食物链后,去除就十分困难”,曹心德教授诙谐地说。以镉污染为例,土壤中的镉一方面来源于采矿、冶炼行业排放的废渣、废水以及各类工厂排放的废气;另一方面,大量使用的农业化肥,特别是磷肥也会促使土壤镉超标。镉进入土壤后,其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不均匀性等,很难将其去除。
三套“组合拳”
土壤与地下水一体化修复给果实上“天然保险”
曹心德教授带领团队研发土壤与地下水一体化修复技术,对治理土地污染打出三组重拳。
第一组重拳是通过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化学钝化技术,让土壤中不稳定的重金属变“老实”。曹心德介绍,向污染土壤中添加基于固体废物制备的碳、硅、磷材料,通过吸附、沉淀、络合、离子交换等一系列反应,使重金属向较为稳定化的形态转变,以降低重金属的可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从而达到污染土壤修复的目的。
第二组重拳是超累积植物吸收技术,即种植 “吃”重金属的植物,它们被栽到土壤中,可有效“吃掉”农田里的镉、砷、铜、铅等重金属污染物。
第三组重拳是地下水修复技术。即将受重金属污染的地下水抽提到地表,再洒向已添加稳定化剂的土壤中,经土壤“滞留”、植物“过滤”,修复后的地下水又回到地下水层。曹心德教授举例说:在铅污染土壤中添加1-2%磷基材料,经过40天的修复,污染地下水中铅的去除率高达91%,同时土壤CaCl2提取态铅和TCLP提取态铅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60.5%和62.8%。
曹心德教授团队研发的土壤与地下水一体化修复技术,就是把这三组重拳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既把受重金属污染的地下水净化为可供农田灌溉水,又让土壤中的重金属毒性大大降低。“通过土壤与地下水一体化修复技术,土地恢复"健康",农作物的生长、灌溉环境得到改善,这就给结出的果实上了一份天然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