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技术 > 生物治污新技术 改良蕹菜净水质
生物治污新技术 改良蕹菜净水质
发布日期:2012/10/12 11:37:24

  记者10月3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与安徽雷克环保合作,将离子束技术用于改良蕹菜并在贵池市开展示范工程,以平衡水生态获得成功。结果显示,改良后的蕹菜吸纳氮、磷能力有所增强,可有效抑制水面蓝藻的生长。


  蕹菜在我国殷商时代就被栽培为蔬菜,并发现经常食用对人体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被誉为“南方奇蔬”。从2002年开始,科研人员开始使用离子束生物技术用于改良蕹菜,以期探索水生态修复的新方式。近年来,该所冯慧云博士为首的研究团队培养出生长快速且可在水下生长的蕹菜喜磷株系。据测,单株茎杆长达5米,茎杆 2.5米处茎粗1.8厘米,总重1.6kg,含总氮5.12g、总磷1.98g,且该株系根系非常发达,平均根长50厘米,粗如豆芽,十分有利于吸收水中营养物质,其吸纳氮、磷的能力分别可达3.2g/kg和1.2g/kg。


  2012 年7月,科研人员在7万平方米富营养化水面上筛网定植两圈,每圈直径80米、宽2米,面积1000平方米。到8月份,蕹菜长势蓬勃旺盛,抑制了周边水面的蓝藻,游人无不称“奇”。最近一次监测显示,圆心处水体氮、磷含量为2.848mg/L和0.413mg/L,而40米以外的蕹菜定植带水体氮磷含量降为 2.407mg/L和0.284mg/L,比圆心处分别下降了15.5%和31.2%。


  这种富营养化水体上栽培的蕹菜不用化肥农药,远离土壤重金属污染,一次定植、多次收采食用,且不断从水体中移出碳、氮、磷等营养元素,实现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和富营养水体治理的目标。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利用富营养水体栽培的蕹菜可谓浑身是宝,不仅嫩茎嫩叶供食用,连水中生长的根系也白嫩甘脆,为蔬中佳品。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广东省河湖长制条例》出台 以法治护航河
驻马店市生态环境局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 守
闽清推进新一轮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以治水治林新成效更好
上海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方案编制大
北京房山区: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居民“幸福指
渭南市长: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持续提升
《大连市河流断面水质激励补偿办法》今起施
北京为“大城市病”中的水问题开良方
广西水质持续领跑全国,背后有何密码?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3湖北两校携手推出黑臭水体治理利器
4服务“全域海绵” 赋能城市之美——亚井雨
5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6新型聚合物检测方法在防治水污染中的应用
7告别“开膛破肚”,排水管网“微创术”了解
8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9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10“数字巢湖”让流域水污染“标本兼治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