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热心市民简介:
董俊生,男,万荣县里望乡人,现从事建筑、安装工作。
叶东海,男,任村村民。
袁金山,男,盐湖区东郭镇人,在市区务工多年。盐湖区
“如果所有的污水都能在这里变废为宝,一年下来要省多少水啊,真是了不得!”
8月6日下午,热心市民董俊生、叶东海、袁金山等参观了即将投入运行的运城市城东污水处理厂。看到污水经过一个个池子巧妙处理后变成了清澈透明的好水,他们格外感慨。
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最新标准
引领市民参观的是运城市城东污水处理中心设备负责人刘晓佳。他首先带我们爬上一座三四米高的巨型水泥台子。朝下一看,原来是4个并列分布的深水池,每个池子约有100平方米大。池边有一米多宽的小路可供行走,池里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一根根小拇指般粗细的绳子,每根绳子身上又“长满”了海藻般的白色物质,一条条软软地垂向水底。
董俊生忍不住问:“这是什么池子?绳子上的东西是什么?”
刘晓佳介绍说,这叫“缺氧沉淀池”,绳子上布满的是组合软性材料,专门用来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水进了处理厂后,首先经过沉淀和初过滤,把一些沙子、杂物等过滤掉,然后就会被输送到这里接受脱氮处理。
“大家知道,农田里要是施了氮肥,庄稼苗就长得格外欢。同样,水里面要是含有氮这种东西,各种细菌就会滋长得特别快。因此,为了防止污水中的氮元素滋养各种细菌,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国家环保总局最新颁布的污水排放标准明确规定,污水在出厂之前必须经过脱氮处理。”
“脱氮处理后污水是不是就可以排放了?”叶东海是个急性子。刘晓佳笑着说:“还远着呢,下面还有BAF曝气生物滤池、紫外线消毒渠、出水泵站等多个环节呢。走吧,接下来咱们去看看城东污水处理厂最精华的部分!”
BAF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全省首家使用
从缺氧沉淀池顶上下来,沿着小路往北走了大约30米,又是一组深水池。这组池子比较小,但比较多,总共有8个。刘晓佳说,这就是BAF曝气生物滤池。
“啥叫BAF曝气生物滤池?”叶东海又着急了。“简单地说,BAF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就是在传统的机械过滤技术基础上,又加上了生物降解技术。通过滤料上生长的高浓度生物膜和生物絮凝对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对悬浮物予以综合截留,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刘晓佳说,运城是全省第一个使用该生物技术处理污水的城市。与普通过滤池相比,BAF曝气生物滤池要节省近三分之一的项目用地。
空港、禹都、东城区的污水全“包”了
“这么几个池子,一天能过滤多少水啊!”叶东海问。
“你可不要小看这几个池子,建成投产后,每天能净化污水4万立方米。运城空港新区、禹都开发区和东部新区68平方公里、26万人口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它不但能够全部消化,而且统统变废为宝,把处理后的中水再奉献给运城。”
刘晓佳介绍说,净化后的水,除了不能吃喝,浇地、洗衣、冲马桶什么的都行,还可以补充作为盐湖用水、工程用水和城市景观用水。
“那污水处理厂周围到时候会不会很臭?”叶东海是任村人,他很关心这个问题。
刘晓佳说,由于采用了BAF曝气生物滤池先进处理工艺,原污水进厂后臭味全部被封闭在BAF系统中,机器的噪音也被降至最低,因此对周围的环境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这我就放心了!当初污水处理厂要在我们村建的时候,好多村民还不乐意,思想上有顾虑,生怕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会污染了村里的环境。现在看来,这种顾虑是多余的!”
叶东海说,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村使用水冲式厕所的村民越来越多。但是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冲厕所的水无处排放,又给村民们带来新的麻烦。“这下好了,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我们可以修个管道,直接把水排放到污水处理厂来,处理后的水还可以再引回去灌溉,真是一举两得。”
西城区的负担减轻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袁金山此刻沉不住气了。他说,自己多年在运城打工,对老城区很熟悉,也很有感情。每逢下雨,老城区的几条街就像遭了灾。雨水积在路面排不走,污水沿着下水道往出冒,很让人烦心。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市区东部的污水被分流到这里接受净化处理,西部老城区的负担自然就会大大减轻。以后下雨,西城区也不堵了,东城区也不脏了,整个城市的环境就都变好了。
“真没想到,一个污水处理厂竟然有这么多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好处,真是了不得!”几位市民感慨地说。
记者 张宏展 卫行智
链接
运城市城东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位于运城盐湖大道东段,占地130亩,是运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也是省、市人民政府蓝天碧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4万立方米,工程概算投资为21455万元,建设工期为2008年11月5日至2009年6月30日。目前,厂区建设已基本完工,外部雨污管网全部贯通后即可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