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进去的是无用的污泥和各种江面漂浮物,产出的却是价值颇高的生物质合成炭和有机肥料——近日,记者在涪陵区创能再生资源公司看到了这神奇的一幕。涪陵区科委工会工委主任马永刚表示,随着“生物质污泥合成炭”这一能源再生新技术的产业化,未来,遍布城市各地的污泥,以及江面的秸秆、生活垃圾等漂浮物,或将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
城市污泥和垃圾的处置,曾令各地城市管理者颇感头痛。据了解,现今世界各地对城市污泥的处理主要采用填埋的方式,而垃圾则主要采用燃烧的方式处置。仅涪陵城区,每天就要收运和处置数十吨的污泥及江面漂浮物等垃圾,政府和企业为此还会额外支出一笔不小的费用。
“‘生物质污泥合成炭’技术的出现,成功解决了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世界难题。”马永刚说,这种技术出现在2009年,为了促进这一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涪陵区将该企业纳入“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并为企业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最终通过与中科院的合作,解决了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问题。
“‘生物质污泥合成炭’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率先在国内外同类技术中实现产业化。”创能公司一负责人说,这种技术的原理,首先是将垃圾进行多次甄选,分离出可燃物、有机物、碎石等不同类别的物质,然后将分离出的可燃物质和污泥相结合,生成可以完全替代煤炭的生物质合成炭;将分离出的有机物转变为有机肥料;将分离出的灰渣,用于生产建材免烧砖替代粘土砖和水泥砖。解决污泥填埋方式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土地占用以及垃圾燃烧可能对大气的污染等问题。
更重要的是,生产出的全新生物质合成炭,可完全替代煤炭用于发电,成本较低。燃烧后几乎不存在煤炭燃烧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物质,不产生粉尘和废气污染,不需脱硫、除尘设备。既可节约发电企业投资成本,又可降低治污运营成本,或将在火电行业掀起一股可再生清洁能源的革命。该技术还能够对已经填埋的污泥和垃圾进行同样效果的处理和利用,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不可估量。
目前,创能公司已成功引进风险投资6000万元,在涪陵清溪工业园建设工厂,部分设备已投入试生产,待9月所有设备建成投产后,可年处理生活垃圾11.5万吨、污泥8万吨、农村废弃秸秆2万吨、长江漂浮物2万吨。年产生物质合成炭5万吨,有机肥料1.5万吨,建材免烧砖100万块,实现年收入3300万元。